一是鄉村振興示范引領。以“書香小鎮·運動梅山”特色小城鎮為主軸,沿線串聯鼎誠村、蓉中村、燈光村、新藍村等4個行政村,通過以點帶面、串珠成鏈,打造多元造血、黨建引領、智慧治理、產業發展四個維度的“鄉村e治 書香毓秀 實力梅山”鄉村振興示范線,形成產業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補短板項目等43個項目,成為泉州23條示范線之一。
二是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深入開展“強村帶弱村”活動,全面夯實6種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全鎮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100%,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以上的達60%。全面完成17個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基本權利。完成整改“四個明顯合同”298 份、非法占用集體資產 3 宗,增收集體資金573.95萬元,回收土地 1432畝,“三資”監管成效顯著。
三是脫貧攻堅更重實效。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建立防返貧、控新貧、穩脫貧長效機制,優化“政府+農業企業+計生貧困家庭+精準扶貧產業幫扶”聯手共贏大扶貧模式,撥付各類扶貧和產業發展資金101.33萬元幫扶貧困戶發展產業、穩定就業,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161戶452人均實現穩定脫貧。
四是農業工作加速前進。嚴格落實耕保政策,發放農業保護資金約123.89萬元,水稻投保面積達17569.24畝。完成農產品農殘樣品檢測500個。補貼金額近11萬元新購置農機具98臺,投入農機總動力87326千瓦,投入機車263臺,完成機耕面積6732畝,投入機灌設備57臺套、機灌面積2482畝,全面完成南安市高標準農田節水灌溉2018年度(梅山鎮)工程。組織修理工下田搶修,維修機具107件次。防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病141.55萬次。實施涉及路燈建設、道路建設等7個“一事一議”項目。蕓林文化旅游項目、金輝閩臺農林生態園、福田農業生態開發園建設有序推進。(梅山鎮黨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