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訊 (記者 于莉) 日前,記者從漳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漳州培育了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0家、省級182家、市級334家。有3家龍頭企業上市;培育了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3家、省級76家、市級116家,累計登記注冊達5815家;培育了省級家庭農場示范場232家,累計登記注冊達9182家;培育了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4家,有效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這些農業經營法人化主體在示范引領全市農業新技術應用、推動適度規模化經營、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創建農業品牌、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漳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提前3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翻一番目標。“十四五”期間,漳州將由農業大市邁向農業強市,力爭到2025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2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1萬元以上,年均增長8.2%;11個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4000億元。
漳州還將實施農業經營主體法人化“1133”培育工程,即力爭到2025年,新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0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00家、家庭農場示范場300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30家,持續帶動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