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福州鼓西路上選購喜慶飾品。 本報記者 鄭璜 攝
廈門集美市場監管所以農貿市場、生鮮超市、餐飲服務單位等為重點,常態化開展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工作。 本報記者 林智嵐 攝
2月1日,永定工業園區一外省籍職工領到區總工會贈送的春聯和年貨禮包后高興不已。劉永良 鄭順心 攝
2月3日,晉江市力豪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蔬菜基地的花菜進入采收期,可日供給市場500多噸。圖為工人在菜地搬運采收的花菜。本報記者 王毅 通訊員 林曉燕 攝
春節即將到來,就地過年成為許多人的選擇。為了讓就地過年的群眾能夠過上一個舒心安全的春節,我省各有關部門加強保供穩價,加大監管力度,提前組織節日需求量大的商品貨源,讓群眾買得放心。與此同時,各地還推出不同形式的“文化大餐”,豐富過年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群眾過個充實好年。
保供穩價,食品安全可追溯
保障群眾就地過年,物資保供穩價尤為重要。記者在福州各超市看到,市場物資供應充足,豬肉、海產品、糧油等物價與平時差不多。
“當前,我們密切關注消費量大的糧油肉禽蛋菜奶等農副產品、名優白酒、防疫物資和當地居民節日消費特色商品的線上線下市場價格,加強價格監測和分析預警。加大對商超、農貿市場等與群眾日常消費密切相關場所的檢查力度,同時加強對消費者價格投訴的及時處理。”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價格監督檢查處負責人表示。
此外,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組織力量開展市場重點檢查和隨機抽查,對供應偏緊、價格上漲較快的商品,加大檢查頻次,嚴肅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
在福州一家永輝超市,正在購買年貨的陳女士用手機掃描食品禮盒包裝上的條形碼后,相應的質檢報告、生產單位名稱、企業許可信息等立刻呈現在眼前。
在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永輝超市旗下食材中央管理中心——福建彩食鮮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對食用農產品實行產地自檢、進倉復檢、包裝賦碼,并將有關檢驗檢測信息和供應商、產地等進貨信息統一同步上傳至食品安全云網,供連鎖門店共享使用和消費者掃碼查閱。目前,采集果蔬類品種300余種及大米、干貨類等約60種。
2017年,我省出臺《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目前,在食品安全數據采集方面,全省共有12.96萬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注冊入駐,應注冊主體達98.58%;采集6.43億條商品交易追溯數據,備案超過610.92萬種食品信息,全省26個重點批發市場均實現數據上傳。
為了讓消費者放心過年,春節期間,市場監管部門以酒類、肉制品、水產制品等節日熱銷食品為重點,加大生產企業、食品銷售連鎖企業(總部)、食品批發企業、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的監督檢查頻次和力度,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嚴格依法依規開展核查處置工作。針對節日期間餐飲消費特點,抓住重點區域、場所、環節組織開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檢查工作。
線上線下,置辦年貨更便捷
置辦年貨是春節不可或缺的儀式之一。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春節,就地過年如何買得舒心放心、年味不減?
走進福州新華都超市五四路店,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喜慶飾品區,多名顧客在挑選春聯、窗花、紅燈籠;超市的幾個樓層都設立了年貨專區,福建特產、南北年貨、進口食品等應有盡有。
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根據預測,由于許多群眾選擇就地過年,消費需求將明顯增加。針對目前疫情常態化防控市場保供工作特點,商務部門已提前謀劃,提早部署。
加強產銷銜接。按照計劃,2月5日至26日,我省主要副食品肉蛋菜供應量將同比增長10%、23%、21%,以期實現市場儲備和投放總量充裕。截至1月27日,全省已完成凍肉儲備11311.72噸。
組織和引導商場超市、農貿市場提前組織節日需求量大的商品貨源,留足員工,備足貨物,確保市場供應不斷檔、不脫銷,并重點做好口罩、消毒液等居民防護物資供應保障。
抓好市場運行監測和分析預警,及時掌握節日市場運行動態,發現市場供應和價格波動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處置,合理引導市場預期。
與此同時,通過線上渠道購買年貨將成為今年年貨消費的突出特點。1月21日,我省啟動“云上跨年購”活動。活動期間,我省將整合各地市、電商平臺、商圈、龍頭企業等線上線下資源,分主題、分品類組織開展家電(通信)、汽車、食品、服裝、旅游產品、體育產品、農林牧漁等促銷活動,引導更多消費者在網上置辦年貨,形成歲末年初持續性促消費熱潮。各大電商平臺、快遞企業也在這個春節打出“不打烊”口號,以滿足定制化、智能化、綠色化、品質化商品和服務需求。
活動豐富,文旅好禮送不停
“冶山風貌區地處福州鼓樓區政治文化中心,歷代修建宮苑府署皆選其地且相延不絕……”2月3日上午,近40位留榕過年的“新市民”,在鼓樓區冶山斈社志愿服務隊負責人陳元春的講解下,開啟了“溫暖榕城——大美福州‘尋福之旅’”的第一站。
“有機會親眼見證自己付出汗水建設的城市是如此美麗,我們感到非常開心和自豪。”參加活動的小張告訴記者,他們在邊走邊聽邊看中過足了民俗文化的癮。
為滿足就地過年群眾的文化和旅游需要,全省各地推出了一系列服務舉措。
福州市送出“文旅樂購券+免費景區門票”兩大新春好禮:2月5日起,通過“云閃付”App向全體在榕人員發放總額500萬元福州文旅樂購券;2月9日起,通過“e福州”App向留榕就地過年的持福州市公安局簽發的《福建省居住證》人員免費贈送全市A級旅游景區門票。
在廈門,就地過年的重點項目工人、企業職工及其家屬,近日陸續領到廈門園林植物園、園林博覽苑、鼓浪嶼皓月園等景區的門票免費券。廈門各旅游企業圍繞本地游主題,推出以休閑度假、家庭小范圍自駕游、戶外鄉村游為主的“廈門家人游廈門”春節旅游產品。廈門市圖書館推出“你選書,我買單”線上采書活動。廈門市屬文藝院團及商業院線在線上、線下同步推出優秀舞臺藝術作品,打造互聯網劇院,集中展播79部廈門市屬文藝院團近年來創排的優秀劇(節)目。
春節期間,泉州各文藝院團舉辦系列公益性演出活動,南音、高甲戲、打城戲、提線木偶、梨園戲等好戲連臺,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為身在泉州的市民送上一道道“文旅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