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傍晚18時,我國將經歷一次月全食美景,這也是繼2011年12月10日之后國內觀測條件最好的一次。
月全食
根據據紫金山天文臺公布的資料,此次月食從17時0分開始,此刻我國境內無法觀測,18時15分初虧,19時54分食既(紅月亮),20時6分生光,復圓時刻為21時45分。也就是說全食階段持續時間大約只有12分鐘。
這次月食基本覆蓋中國絕大部分地區,其中東北地區可見月食全過程,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可以看到初虧之后的月食過程,即全食現象,而新疆、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只可見到生光以后的月食過程,即看不到全食現象。
難得天時地利,作為攝影愛好者怎么能錯過這么好的題材呢?!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月食該怎么拍?這里我們就來講解其中的幾種拍攝方法。
特寫拍攝
特寫拍攝
這可能是投入成本最高也是最高效的一種月食拍攝方法,可最大程度展現月球細節。看過上面的配圖你可能也意識到了,200mm焦距其實也只能拍到一顆“綠豆”。所以建議使用400-1800mm進行拍攝。當然焦距可以等效,APS-C以及其他小畫幅相機優勢在這里體現出來了,以M4/3相機為例,轉接一顆200mm鏡頭即可實現400mm效果。
這可能是投入成本最高也是最高效的一種月食拍攝方法,可最大程度展現月球細節。看過上面的配圖你可能也意識到了,200mm焦距其實也只能拍到一顆“綠豆”。所以建議使用400-1800mm進行拍攝。當然焦距可以等效,APS-C以及其他小畫幅相機優勢在這里體現出來了,以M4/3相機為例,轉接一顆200mm鏡頭即可實現400mm效果。
如果焦距不足以把整個月亮填滿畫面,可以試著在畫面里加入一些前景,比如屋頂、樹等等。
拍攝方法方面,以點測光為主,快門優先模式,速度最好不要低于1/250s,因為月亮也在“跑”,鏡頭焦距越長“跑”得越快,速度稍微慢一點畫面就會模糊。最后,感光度記得要和快門配合,以保證曝光準確。
間隔拍攝
間隔拍攝就沒有太多要求了,最好可以固定焦點、支持手動曝光,甚至可以用手機。以廣角鏡頭為例,拍攝前物色好一個不錯的前景畫面,再把相機固定到三腳架上,對準月亮方向以固定時間間隔拍攝。如果是單反、無反,最好遙控拍攝,當然沒有的話人肉快門線也是ok的。
拍攝完成后,抽取不同時段照片進行后期疊加就能得到一張有趣的“月食項鏈”。
借助望遠鏡
用手機、卡片機對準望遠鏡拍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后期還可以通過裁切放大,至于畫質就不要強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