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自貿試驗區是中央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對福建而言,通過設立自貿試驗區,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營造更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對增強發展軟實力,實現政府管理經濟方式轉變,推動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福建省委書記尤權
加快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要堅持區內率先突破、區外積極跟進,強化試驗功能;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建立符合國際慣例的投資貿易管理新體制,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福建省長蘇樹林
閩南網2月2日訊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負面清單、非禁即入、體制制度創新……一場全新的改革試驗,即將在八閩大地緩緩拉開帷幕。去年12月底,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建自貿區在體制創新、投資管理體制改革、貿易發展轉變、金融領域開放創新等方面醞釀諸多超前的改革新舉措。
伴隨福建自貿區的成長,一系列改革理念與舉措將在八閩大地落地生根。臺商和外商再次涌入八閩開廠設店,福建經濟將獲得新引擎,福建自貿區“虹吸效應”和“溢出效應”將助推福建經濟升級。
福建自貿區三大片區
數字
入閩新增臺企 同比增75.22%
“對臺”是福建自貿區建設的特色與優勢所在。
省工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1至11月,全省新設臺資企業389戶,同比增長75.22%。同期全省外商投資法人企業新設數中,臺資企業占43.75%,在新設外商投資法人企業中“獨占鰲頭”。
福建自貿區的獲批,為臺資入閩打開了新空間。去年前11月,廈門、平潭新設臺資企業數合計占全省新設總數的72.75%,兩地對臺合作“橋頭堡”作用進一步彰顯。
借鑒和復制上海經驗,在平潭,福建省對在實驗區投資的鼓勵類、允許類項目臺資企業實行直接登記制,使臺資準入更加開放、便捷。此外,去年6月17日,大陸第二個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在平潭開市,吸引了眾多臺資貿易企業入駐,目前已有近百戶臺企登記注冊。
截至目前,全省實有臺資企業數列全國第3位,累計注冊資本數列全國第2位,全省臺資企業戶數占外商投資法人企業實有總數的22.77%,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
入閩新設臺資企業呈現出以第三產業居多的態勢,占比達84.83%。臺灣服務業發展水平已經很高,更多臺資進入福建省服務業,將會導入成功經驗,豐富產業業態,提高發展質量,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