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30日訊 “精心呵護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園;努力讓人民群眾喝進嘴里的、吸進肺里的、吃進胃里的都更加潔凈安全。”蘇樹林省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段精彩的表述,成為廣大讀者網友熱議的話題。
海都記者昨日的采訪中,代表委員們表示,焚燒垃圾、“烏賊車”、工地裸拆等污染藍天的行為,在城市中還時??梢姡磥硇枰ㄟ^完善相關立法,加強對違規違法行為的懲處。
海都持續曝光關注污染空氣行為(資料圖)
市民聲音 市區焚燒垃圾現象最普遍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不少關于生態文明的具體舉措,比如對各地突出的環境問題,省長一季一督查,就是一大亮點。”市民劉先生說,這些內容體現了政府對污染防治的決心。“好空氣是福建最靚的名片,但如果焚燒垃圾、‘烏賊車’、工地裸拆的情況得不到整治,好空氣很難保持。”
在眾多“藍天殺手”中,不少福州市民認為最為普遍的,還是焚燒垃圾現象。“一些人燒了垃圾就跑,部門很難抓現行,即使抓到了,處罰也太輕,根本起不到威懾的作用,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福州市民林女士說,環保部門很少開出亂燒垃圾、秸稈的罰單,這縱容了“藍天殺手”。
近兩年來,海都報推出了“守護藍天”系列報道,曝光了大量焚燒垃圾、“烏賊車”、工地裸拆等污染藍天的行為,其中一些地方反復出現燒垃圾亂象,曝光多次,也沒有得到徹底整治。
代表建議 加大處罰力度 增加違法成本
對于燒垃圾等“藍天黑手”,省人大代表、福州倉山區委書記楊新堅昨日表示,海都報“守護藍天”的報道,他很關注,對于燒垃圾等亂象出現的原因,他也多次調查了解,“一個是垃圾轉運不便,另一個就是部門監管不嚴”。楊新堅說,要想從根本上遏制這類行為,要從硬件和管理兩方面入手,“硬件,就是要增加垃圾轉運站和收集點,尤其是鄉村地區;管理,就是要層層監管,明確區鎮村各級的責任,出現問題落實到具體負責人。”
省人大代表、福州馬尾區委書記許毅青也表示,污染空氣就要嚴管嚴罰,通過完善法規,加大處罰力度。同時,要真正落實處罰,還需要多部門聯動,充分調動工商、城管、園林等相關部門的作用。
省人大代表陳展弘建議,我省應該盡快制定并出臺《福建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突出污染防治的重點對象,加大處罰力度,增加違法成本。
部門回應 保持“清新空氣”壓力不小
“保持‘清新空氣’壓力不小,尤其是垃圾焚燒、建筑揚塵、機動車尾氣、餐飲油煙等,影響了福州的空氣質量。”昨日,福州市環保部門相關人士稱,守護好福州藍天,除了修改完善《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外,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加大對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尤為重要。
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初,侯愛平等市人大代表就提出修改《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將最高罰款提高到50萬元(目前最高為5萬元)。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相關人員透露,待相關上位法修訂頒布實施后,適時將《福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辦法》列入立法修訂計劃,重點解決處罰不嚴、環保問責制不落實、執法不到位等問題。(海都記者 王林成 闕文龍 練仁福 張超暉 包華)
更多內容請關注專題:2015年福建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