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舉行的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
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
一個關于福建的故事
北宋年間,福州知州張伯玉倡導“編戶植榕”,多年后綠蔭滿城、暑不張蓋。“我在福建福州時,就提倡多種樹,少種草,不能讓老百姓挨曬。”
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提到的這個故事,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領會到:文脈賡續,是城市內涵式發展不能丟失的一份堅守;堅持城市內涵式發展,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眾所周知,福州別稱“榕城”,以樹為名,冠一座城,這是福州人對榕樹之愛最有儀式感的表達。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與榕樹有著深深的羈絆,他提到的這段往事,也正是榕城發展史中不得不提的故事。
植榕達人張伯玉
習近平總書記重點提及的
張伯玉
是歷史上福州“市長”中
“最狂熱”的植樹達人
福州西河園張伯玉塑像 圖源:福建檔案
宋治平二年(1065年),62歲的張伯玉來到福州。當時福州正值夏天,酷暑難耐,中暑生病的人很多。同時,街道少有綠茵,河堤、官署綠化薄弱。
經過調查了解,張伯玉發動19.7萬余戶福州市民“編戶植榕”:全城每家每戶都要植榕樹,種活一棵,賞銀一錢;不種者或毀樹者相應罰款,情節嚴重者施于法典,予以拘役。
他還把重點放在通衢綠化遮陰上。河堤、官署多植之,自己率先在衙門前左右各種了一棵,并要求地方官員帶頭多種。
福州森林公園有一棵獨木成林的古榕樹,樹下可容納千人乘涼,據說就是當年張伯玉倡導植榕時期種下的。
福州森林公園“榕樹王”。圖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張伯玉的種樹狂熱
并不是沒有由來
可以說是
站在前人肩膀的大膽作為
古人記載曰,“冶山舊有古榕,傳為漢時物”。由此可見,榕樹2000多年前就扎根福州了。
在南宋地方志書《三山志》中,就曾記載下福州宋代對榕樹情有獨鐘的6位知州:王逵、蔡襄、張伯玉、程師孟、黃裳、梁克家。
比張伯玉早些時候來到福州的蔡襄,就發起過“七百里夾道植榕”工程,開創了官方系統性人工植榕的先河。改善了福州城酷暑濕熱、百姓易生疾病的情況。后人歌頌為“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長清風。”
千余年來
福州人種榕樹的愛好
就像榕樹的根須
在這片土地上不斷延伸
習近平的榕樹情
1990年,習近平調任福州市委書記
他大力倡導和推進“綠化福州”工作
強調“城市綠化一定要堅持見縫插綠的原則”
2021年,習近平在福州福山郊野公園觀景平臺,聽取城市生態公園規劃建設、城市水系綜合治理情況匯報。圖源:新華社
在福州市委政研室原主任林璧符的記憶中,習近平非常關注榕樹。林璧符說:“他看了很多關于福州榕樹的讀物,對榕樹非常了解。他一直倡導大家知榕、愛榕、護榕,并且他自己也身體力行。”
1990年6月,習近平到福州平潭縣調研,看到島上生態環境不盡如人意,綠化樹種單調。他指示要多樹種綠化改善生態環境,還親自動手在縣林業局院內栽種一株榕樹。
如今那棵榕樹已經長成高約20米、冠幅約26米的參天大樹,樹姿雄偉挺拔,枝繁葉茂,庇蔭一方清涼天地。
1994年,福州市園林局工程師林焰寫了一本有關榕樹的書——《榕樹與榕樹盆景》,書稿呈送習書記并請他作跋,習書記欣然命筆。
這篇跋的標題是《讓榕樹造福榕城》。
習近平在跋中寫道:“榕樹是福州的市樹,千百年來與福州的發展歷史緊密相連。它枝繁葉茂,蒼勁挺拔,蔭澤后人,造福一方,在調節氣候、綠化環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又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多么貧瘠的土地,乃至亂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盤根錯節,傲首云天,象征著不屈不撓的福州人精神。”
2014年11月1日至2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榕調研,他對陪同考察的福州市領導說:“現在許多地方都在植草坪。我在福建福州時,就提倡多種樹,少種草。榕樹遮風擋雨,成活率高。抓生態,榕樹是很好的選擇,福州要多種榕樹!”
扎根福州的榕樹
修建地鐵、整治河道時
為古榕“讓路”
成為全民共識
在大榕樹下納涼、下棋、拉家常
是福州人日常生活
……
從古至今,無論是政府管理者還是普通市民,福州人對榕樹的熱愛深深扎根;榕樹文化,也早已成為福州城市文脈的一部分。
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決定命名榕樹為福州市市樹。
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的“頂流”愛心樹就是一棵榕樹。 圖源:遇見福州
如今的福州
榕樹蔥蘢,碧水環繞
獨自成景
附帶種種傳說故事的
榕樹數不勝數
烏山上的門簾榕
于山上的壽巖榕
安泰河邊的龍墻榕
……
近年來,福州種植樹木65萬棵,使福州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從80年代末的17%攀升至43.5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98平方米。
圖源:遇見福州
綠蔭滿城,暑不張蓋
行走福州
替人們遮風擋雨的
是一棵棵歷經風雨的榕樹
它們靜靜佇立
年輪生長記錄城市變遷
保留這座城市記憶和情感
榕樹
既是靜態的文化標本
也融入流動的城市生活
成為城市文脈的一部分
不斷生長存續
福建日報社全媒體傳播中心出品
內容綜合自《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人民日報、遇見福州、福州日報、福州晚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數據醒沃土 村咖漫茶歌2025-07-17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