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全球最大年產150萬噸高性能聚丙烯項目中交儀式在位于福清江陰港城經濟區的中景石化科技園舉行。該項目總投資38億元,預計年產值150億元,可拉動上下游產業鏈產值300億元,填補了我國華南地區高性能聚丙烯項目的空白。
新材料產業作為戰略性、基礎性產業,已成為國內外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數據顯示,2025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有望破10萬億元大關。近年來,福清發揮江陰港深水良港的優勢,依托江陰港城經濟區等園區平臺,引進和培育萬華化學、中景石化、坤彩科技等行業龍頭,帶動產業鏈項目落地,加快培育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
作為福清新材料產業的主要承載區,江陰港城經濟區集聚重點工業企業118家,其中規上企業占75%以上。去年1—11月,園區實現規上工業產值930.1億元,同比增長26.8%。
龍頭帶動強有力
迎著凜冽的海風,記者來到中景石化科技園,只見廠區內管廊林立、蒸汽升騰;大門口,一輛輛大貨車有序排隊,等待進廠裝載貨物,然后運往全國各地。
中景石化暢銷市場的產品,是聚丙烯,俗稱塑料米。聚丙烯在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可應用于改性塑料、醫療用品、工程塑料、熔噴布、汽車配件、無紡布、包裝材料、建筑材料等諸多領域。
“日常生活中大家常見的不少外賣包裝袋,用的就是聚丙烯制成的無紡布。”中景石化董事局主席翁聲錦介紹,自2016年以來,中景石化累計建成投產三套聚丙烯裝置,年產量達220萬噸。
作為龍頭企業,中景石化看準市場,加大在新材料行業的投資力度。“我們向大型央企學習規模效應,向溫州企業學習精細化管理,發揮福州地處長三角、珠三角兩大經濟繁榮市場之間的區位優勢,全力打造世界級烷烴一體化全產業鏈化工企業。”翁聲錦說。
目前,中景石化已形成從液化石油氣碼頭、低溫罐區到丙烷、丙烯、聚丙烯再到聚丙烯薄膜的完整產業鏈,系全球唯一。此次中交的年產150萬噸高性能聚丙烯項目,是當今全球最大的單套高性能聚丙烯裝置,預計明年3月投產后,中景石化將成為全球單廠最大的聚丙烯生產企業,年產能可達400萬噸。
中景石化的持續壯大,在福清新材料行業產生強力帶動作用。
福融新材福清智慧產業園的主打產品是聚丙烯薄膜。坐擁縣域內的原材料基地優勢,福融新材發展勢頭迅猛。去年9月13日,福融新材第18條德國布魯克納全球領先膜材料生產線在福清投產,公司年產能超80萬噸,規模位居世界前列;去年9月26日,該產業園二期開工,計劃投資16億元,引進4條生產線,致力打造一個集智能制造、智慧供應鏈、工業互聯網于一體的新材料智慧產業園。
強勁有力的龍頭,福清不止一個。在新材料領域,以江陰港城經濟區為載體,正在由龍頭帶動形成三條千億級核心產業鏈:以萬華為龍頭的聚氨酯及異氰酸酯產業鏈、以中景石化為龍頭的烷烴一體化產業鏈、以坤彩科技為龍頭的鈦鐵顏料產業鏈。
以園聚鏈顯效益
近日,福州市“2024年人民群眾最滿意的十件實事”評選結果出爐,“路口等候區遮陽棚”入選。這些矗立于福州路口的遮陽棚,之所以能實現防雨、隔熱、隔紫外線等功能,是因為棚頂膜材使用了高分子復合材料產品,而這也正是思嘉集團福清基地的主攻方向。
思嘉集團是法國迪卡儂全球重點供應商,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們的高分子復合材料產品,可用于制造卡車篷布、沖浪板、充氣艇等設施,生產原料是來自萬華化學的PVC材料。”福建思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居文介紹,以前的思嘉生產基地要從煙臺萬華購買PVC材料,這些材料走海運在福建上岸后,還要經過長時間運輸才能抵達車間。
2020年,萬華在福清江陰投資建設福建產業園,迅速吸引下游的思嘉項目跟隨落地。
“我們廠區距離萬華只有10公里,PVC材料可以直接用槽車運過來,大幅節省了物流成本。而且,廠區15公里外就是江陰港,我們的產品可以快速運到碼頭裝船出海,顯著提升了市場競爭力。”高居文說。
思嘉與萬華的“緣分”,是江陰港城經濟區堅持“以園聚鏈、做大集群”的縮影。立足于化工新材料行業的鏈條效應,該園區著力構建原材料循環化互供體系,不斷提升企業協作配套水平,推動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向“物料互供、內部循環、鏈式發展”升級。
“膠帶單項冠軍”友誼集團,專注于膠粘材料領域近40年,規模居全國首位,在江陰建設了友誼新材料科技產業園。生產膠帶的基礎材料是薄膜,為了加強品質管控,友誼集團改變了原材料薄膜靠外購的方式,投資建成了13條聚丙烯薄膜生產線,而生產原料就來自距離僅3公里的中景石化,“近水樓臺”優勢明顯。
在丙烯脫氫生產聚丙烯過程中,中景石化產生的副產品氫氣可供給萬華、天辰等園區企業;坤彩科技生產鈦白粉需要用到的氣體原料,恰恰是萬華的副產品……如今,在江陰港城經濟區,這樣的協同效益十分常見,鏈條效應更加彰顯。
配套保障跑在前
港口,是福清發展新材料產業的一項天然優勢。
“以前,生產聚丙烯的液化石油氣原料主要采購自我國內陸地區,需要通過陸路運抵福清,物流成本高昂。而今,企業在江陰港區擁有自己的液體化工碼頭,通過海上運輸從國外進口原料,每噸能節約物流成本300多元。”中景石化生產副總經理黃敏介紹。
此外,得益于近在咫尺的港口資源,中景石化的聚丙烯出口十分活躍。“我們的聚丙烯產量約占全國總量的1/10,而出口量約占全國總量的一半,而且2024年實現了同比增長100%。”黃敏說。
為了支撐化工新材料產業的新一輪快速發展,福清著眼于大項目落地需求,大力強化港口要素保障,讓配套跑在項目前頭。
去年8月,江陰港區10號泊位倉儲化工碼頭二期擴建工程開工建設,標志著省內最大的公共液體化工碼頭再次擴容增能。該項目預計于今年9月完工,屆時將極大滿足企業倉儲需求,健全海陸聯儲聯運的液體化工物流體系。
以港口提升為示范,福清圍繞新材料產業發展需求,推進生活、生產、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先后實施總投資達99億元的96個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通過開展低效閑置用地處置行動,推動37宗5800畝土地“騰籠換鳥”,拓展新材料產業發展新空間。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龍頭企業拉動、配套企業跟進、上下游企業延伸、產業集群發展’的鏈式發展思路,充分發揮港口、區位、政策等優勢,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化工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注入新動能。”江陰港城經濟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記者 方煒杭 卞軍凱 見習記者 陳歡歡 通訊員 翁波 林思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