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持續深化“百園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
在傳承弘揚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永定區城南小學電腦教室內,學生在云端墓園里緬懷先烈、寄托哀思。熊川 攝
3日,泉州泉港區益海實驗小學組織師生來到前黃鎮三朱革命斗爭紀念碑開展清明節祭先烈活動。 陳嘉緯 攝
清明時節祭英烈。連日來,全省干部群眾、軍人、師生等紛紛開展走進烈士陵園瞻仰烈士紀念碑、參觀烈士紀念館、聆聽英烈故事等形式多樣的祭英烈活動,緬懷先烈、致敬英雄,營造全社會崇尚英烈、學習英雄的濃厚氛圍。截至4月3日,全省各界積極參加“鑄魂·2024·清明祭英烈”網絡祭奠活動,參與網上祭掃700萬余人次,表達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讓紅色江山代代相傳的堅定決心。
據了解,我省現有烈士紀念設施15256個,其中國家級8個,省級8個,市級15個,縣級142個。“走進烈士陵園,激勵和引導廣大青少年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學習感悟革命精神,主動接受革命傳統和紅色文化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優撫褒揚處處長潘永意表示,我省持續深化“百園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動,遴選1000所中小學校與全省173個(國家、省、市、縣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聯合開展“擦拭一遍墓碑、敬獻一束鮮花、進行一次描金描紅、重溫入團(入隊)誓詞、寫一張寄語卡片、講述先烈故事”等系列活動,并同步開展主題班隊會、團(隊)日活動等,是對英烈最深情的告慰,也是對紅色基因最有力的傳承。
擦拭烈士墓碑、描金描紅,誦讀紅色家書,鞠躬默哀、敬獻鮮花……3月27日,省、福州市在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舉行“鑄魂·2024·百園千校清明祭英烈”活動啟動儀式。師生手持鮮花拾階緩行,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深情凝視、緬懷先烈,繞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周,依次將鮮花擺在革命烈士紀念碑石階上寄托哀思,隨后來到烈士墓區,用心擦拭烈士墓碑,書寫寄語卡片,表達對英烈的緬懷之情。
萬千感言,致敬萬千英烈,爭做時代新人。全省各地中小學校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清明祭英烈活動,通過寫寄語卡片、網上寄語留言等方式,把最美的鮮花、最甜美的歌聲、最深切的思念、最崇高的敬意獻給英烈。
在屏南縣烈士陵園,烈士陳祥榕遺像前,屏南縣實驗小學學生王墨白說:“我要把這份美好畫下來,掛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要倍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在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福州第二十二中學初二(4)班學生張曦慧在聆聽老兵講烈士故事后有感而發,在卡片上寫下:“吾輩當自強!傳承先烈精神,奮發圖強、銘記歷史,爭當新時代好少年。”
在長汀縣瞿秋白烈士紀念園,少先隊員重溫入隊誓詞,傳遞對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表達新時代少年繼承革命光榮傳統、沿著先輩足跡前行的堅定信念和遠大志向。3日,龍巖永定區城南小學電腦教室內格外莊嚴肅穆,在學校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認真聆聽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在云端墓園里閱讀革命先輩的歷史故事。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面、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讓學生的思緒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了先烈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孩子們還通過點擊屏幕,獻上鮮花、點燃蠟燭,用心靈去觸摸那份歷史的厚重和先烈們的偉大。
在三明市三元區革命烈士陵園,三明市第十二中學的師生輕撫石碑上的英名,感受石碑背后厚重的英烈文化沉淀與革命信仰。學生代表朗讀致先烈的一封信,書信很短,但腳步很長。大家紛紛表示,青春的心跳與愛國主義的情懷同頻共振,憑借一腔熱血,先烈用他們挺拔的身軀和鋼鐵般的意志在槍林彈雨中為我們闖出一片人間凈土,成長在春風之下的少年又怎能不努力?!(福建日報記者 何祖謀 徐士媛 通訊員 姚云 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