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縣,“80后”海歸帥文將蓮子產業與養龜產業結合,以蓮田養龜實現立體種養的同時,導入休閑觀光業態,打造智慧農旅“荷龜園”創新模式,探索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新路徑;詔安縣,返鄉創業大學生陳曉冬運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在社交平臺開展內容營銷和粉絲運營,將詔安縣連年滯銷的傳統土芭樂變成了“網紅爆款”,“陳老師芭樂”IP引爆全網,合作果農增收5倍以上……這些事例,是我省激發農村創業創新活力的一個縮影。為破解鄉村振興人才短板,近年來,福建出臺一系列興農政策,通過搭平臺、強服務、育主體、樹典型,培育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持續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能。目前,福建已培育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超2.4萬名,到2025年將達3萬名以上。
賽事引領 激發創業激情
今年的福建省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上,涌現了不少“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年輕選手,多個項目負責人曾是上市企業負責人、團隊講師、碩士研究生,他們毅然決然投入到鄉村建設的隊伍中,展示了福建鄉村振興事業的青春激情和無限未來。
農村創業創新,是增加農民就業收入、繁榮鄉村產業的重要途徑。以大賽帶動農村創業創新氛圍,選拔一批優秀創意項目,推薦一批示范典型,是福建推進農村創業創新工作的重要一環。
2018年10月,首屆福建省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在福州拉開帷幕。此后,福建省每年舉辦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選拔輔導孵化優秀項目,組建隊伍參加全國大賽,對接優秀資源要素。如今,福建已成功組織舉辦5屆福建省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選拔輔導孵化優秀農村創意項目和創業主體近300個。
為發掘、孵化更多有創意、可復制、好借鑒的農村創意項目,省農業農村廳秉持賽中有學、學以致用的原則,邀請科技服務部門、金融機構、創投專家,為參賽企業開展專場培訓服務;參賽者在展示精彩、比拼創意的同時,交流合作、取長補短,在比賽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提升;賽后,積極對獲獎項目制定專屬的宣傳推廣服務,宣傳推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典型案例。大賽遴選推介出一批創新性強、適用面廣、成功率高、示范性好的項目,也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返鄉入鄉在鄉人員的創業創新熱情。
以點帶面 發揮“頭雁”效應
梁永英是上杭縣出了名的水稻“明星”。作為村里的第一個女大學生,2014年起,她就辭去城市里的工作,在省農業農村廳海峽合作處支持下,返鄉創業,引進種植臺灣越光稻。通過反復試驗,不斷創新,她種植的水稻獲得良好市場反響,還輻射帶動了周邊1000多戶農戶種植5000余畝優質稻,成為名副其實的鄉村產業振興“領頭雁”。
梁永英也是龍巖市新農人協會的會長。這是福建省首個由返鄉涉農創業大學生組成的新農人協會,引領更多返鄉涉農創業創新的年輕人,為閩西蘇區發展特色農業貢獻青春力量。創新和嘗試,貫穿梁永英的創業始終。
福州市出臺涉及減免入駐企業租金、創業租用場地補貼、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不斷加大對創業創新“扶上馬、送一程”的力度和強度;泉州市安排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5700萬元,用于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相關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并在全省率先推行優秀農村實用人才貸款貼息;晉江市聘請省內外設計師在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開展陪伴式創業創新服務……近年來,福建持續開展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從財政、金融、用地、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鼓勵扶持創業;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加入農村創業創新隊伍,吸引500多個團隊2000多名大學生等到農村實踐創意靈感,將“實精美”理念貫穿鄉村建設全過程。(福建日報記者 何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