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27日開展起,北京展覽館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一直人氣高漲。其中,中央綜合展區一直是備受矚目的核心區域。這個展區都有哪些福建元素?背后又有何深意?
走進中央綜合展區,找尋閃耀其間的福建元素,一種強烈的感受油然而生:這是山海福地起宏圖的十年,更是八閩兒女和祖國共奮進的十年!
據不完全統計,中央綜合展區的12個單元中共展出包含福建元素的圖片34幅、實物25件(套)、場景2個及相關視頻15條,從不同維度展現八閩兒女努力把新福建宏偉藍圖變為現實的生動實踐。
與之相呼應,福建展區緊扣“奮進新時代”主題,以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的“一個篇章、四個更大”為主線,分為“把新福建宏偉藍圖變為現實”“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創造高品質生活”五個單元。
“華龍一號”,國之重器。在中央綜合展區,參觀者就可以看到“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項目照片。而在福建展區,“華龍一號”的模型更是成了熱門“打卡點”。
講解員郭淑珺說:“觀展的群眾深深為這張‘國家名片’感到驕傲,我作為福建人也為家鄉感到自豪!”
牢記囑托,團結奮進,福建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
兩張關于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姐妹照片”在中央綜合展區和福建展區同時展出,前者為廈門片區,后者為福州片區,共同讓參觀者了解一個改革開放進行時的福建。
不僅如此,中央綜合展區還有滿城綠意、一灣碧水的閩中明珠沙縣的照片,反映我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還有福州市長樂區稅務部門工作人員輔導企業員工辦理減稅降費業務的場景照片,體現我省以改革增活力的積極舉措……與福建展區有關內容相呼應,共同展示福建省在過去十年中,推進行政審批、醫藥衛生、生態補償、集體林權等改革,全力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通道。
位于祖國東南,東望寶島臺灣,福建肩負著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的重要使命。
在中央綜合展區的“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單元,一面“兩岸一家親”的彩繪墻尤為矚目。廈門的南普陀、廈門大學、南薰樓、鄭成功像,金門的城隍廟、得月樓等標志性建筑繪于其上。
福建省晉江市向金門供水取水地豎立的石碑,上面刻著“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字樣;作為京臺高鐵規劃的一部分,2020年12月全線通車的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第九屆海峽論壇上,兩岸青少年齊聚廈門,共讀中華經典著作……在中央綜合展區,還展出了大量含有福建元素的展品,與福建展區“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單元一起,充分展現我省在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中先行先試,不斷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全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一份簡樸的社區“懇談日”活動協商記錄,被端端正正擺在中央綜合展區的玻璃展柜中,吸引了許多參觀者認真閱讀。原來,這是“七一勛章”獲得者、福建省福州市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組織社區“懇談日”活動,開展協商的記錄。
過去十年,福建省能夠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突破,正是因為有著千千萬萬像林丹這樣的黨員干部,聚焦群眾關心關注的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從中央綜合展區的福建元素到福建展區,讓我對福建十年來取得的非凡成就有了感性的認識,也有了理性的思考。我為福建點贊!”對外經貿大學學生謝穎詩說。(福建日報記者 林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