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消委會近日發布2021年上半年度投訴情況分析,根據福建省各級消委會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1年上半年度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1749件,解決20967件,解決率96.4%。為消費者挽回損失2491.85萬元,其中屬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60件,得到加倍賠償額3.8萬元,接待來訪、接受咨詢82478人次。
2021年上半年度投訴中,質量問題5921件,占投訴總量的27.22%;售后服務問題3728件,占投訴總量的17.14%;合同問題2979件,占投訴總量的13.70%,三者占投訴總量的五成以上。
消費者商品類投訴14782件,占投訴總量的67.97%。從商品類投訴來看,服裝鞋帽類、食品類、日用商品類、家用電子電器類與交通工具類的投訴量居前五,這五類投訴與2020年同期相比,投訴量均有所增長,其中,服裝鞋帽類投訴增長最為明顯,漲幅為238.48%。
2021年上半年度全省消委會共受理消費者服務類投訴6967件,占投訴總量的32.03%。從服務類投訴來看,生活、社會服務類,電信服務類,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的投訴量居前三位。其中,生活、社會服務類及文化、娛樂、體育服務類投訴,與2020年同期相比均漲幅明顯。
消費投訴呈現五大熱點。一是服裝鞋帽質量及售后質疑多。2021年上半年度,服裝鞋帽類投訴共計4759件,位居商品類投訴首位,占總投訴量的21.88%,占商品類投訴的32.19%,與2020年同期相比,投訴量增長了238.48%,增幅明顯。
二是食品安全問題需重視。2021年上半年度,食品類投訴共計3869件,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二位,占總投訴量的17.79%,占商品類投訴的26.17%,與2020年同期相比,投訴量增長了142.57%,增幅較大。
三是汽車消費仍然是難點痛點。2021年第一季度,涉及合同問題的投訴共2979件,位居性質類投訴第三位,占總投訴量的13.70%,與2020年同期相比,投訴量增長了127.58%。
而商品類投訴中的交通工具類投訴件共計1007件,占總投訴量的4.63%,占商品類投訴的6.81%,與2020年同期相比,投訴量增長了100.20%。指定貸款機構、巧立名目多收費、“零利率”變味、強賣保險,是汽車消費四大陷阱。
四是房產交易槽點多。2021年上半年度,房屋及建材類投訴共計958件,占總投訴量的4.4%,占商品類投訴的6.48%,與2020年同期相比,投訴量增長了153.44%,漲幅較大。
目前房地產業的主要消費問題有:一是房子抵押被隱瞞。二是強行簽署裝修雙合同。三是先簽字再驗房。面對防不勝防的陷阱,福建省消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房時應注意:對開發商的發售權利進行審查、使用標準的房屋買賣合同、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對等、面積確認及面積差異處理、一定要檢查交房日期是否確定。
五是直播帶貨亂象多。在視頻盛行的背景下,直播帶貨成為近年來興起的熱門促銷方式。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直播帶貨發展迅速,以超強互動、直觀體驗、網紅效應等特點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由于消費糾紛多牽涉異地商家,地區跨度大,消費者舉證困難,維權成本高。(福建日報記者 林智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