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帆軟軟件有限公司副總裁袁華杰做客福建日報全媒體直播間,與網友暢談商業智能工具如何為企業賦能,讓數據成為生產力。
本屆數字峰會主題是“激發數據要素新動能”,袁華杰提到,去年國家正式提出數據成為生產力要素之一,把數據的價值和戰略意義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于企業組織或者個人來說,發揮數據價值需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去,本次峰會就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的平臺,大家共同展示數字化過程中的成果、聆聽各種論壇的分享,深刻認識到了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從而激發更多企業去認識到差距,抓住數據價值發揮的重點,進而采取行動做出改變。
袁華杰表示,作為全場唯一一家做商業智能的公司,帆軟已經深耕大數據BI行業15年,連續三年位列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獲得了Gartner、IDC、CCID等多家國內外權威咨詢機構認可。同時,帆軟順應國產化浪潮,大數據BI軟件完全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實際上,BI軟件在整個數字化工具生態圖譜當中,屬于比較上層的位置,BI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數據展示和分析為主的數據應用。袁華杰以日常的超市購物數據為例,簡潔明了地闡述了大數據分析對于提升銷售運營效率的顯著作用,展現了BI工具將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的巨大價值。
帆軟BI在福州的應用也是碩果累累,與福州京東方合作搭建起了OEE(設備綜合效率)指標分析系統,建立了一套符合各設備生產規則的良率和TackTime統一算法,通過一個報表直接定位到設備運營問題點,無需再指派工程師做問題調查,結果匯報,同時還能消除手工刷數和工時統計的誤差,實現項目綜合收益3600萬;與興業證券合作搭建了自助分析生態,實現了90%以上的數據報表均是由一線業務人員自行創作,培養了一大批分布在各個業務條線的具備自主報表開發能力的數據及業務分析人員,是興業證券打造人人都是數據分析師的數據化運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讓技術人員專注于原材料加工(指標及業務包制作),賦能一線業務人員開展更自主更個性化的取數用數,進而推動各個業務條線的數字化經營管理轉型。
“帆軟投身數據分析行業十余年來,堅信數據是企業、組織乃至個人的重要資產”袁華杰提到,“帆軟致力于幫助企業了解和利用他們的數據,讓商業智能和數據分析為企業增強創造財富的能力,讓數據真正成為生產力。”(記者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