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節檔落下帷幕。相關數據顯示,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春節檔7天累計票房高達63.66億元,大大超過了2017春節檔7天37.8億元的成績,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
創紀錄的不止于此:大年初一,全國單日票房超過12.6億元,打破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中國電影史單日票房紀錄誕生。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唐人街探案2》成為內地市場唯一一部連續5天綜合票房破3億元的電影。今年的春節檔電影題材豐富、誠意滿滿。影片質量的提升不僅換來了持續走高的票房,更是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觀眾滿意度達到歷史新高。這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數字,也讓人們對于國內電影市場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1.過年看電影已成為新風俗
大年初一走親訪友,除了聊家長里短之外,看電影也成了熱門話題,親戚朋友紛紛抱怨電影票難買。四川成都的觀眾王文杰表示:“想帶孩子看場電影,結果大年初一當天訂票根本來不及,好幾個影廳都是滿場。”伴隨著與日俱增的銀幕數量與質量不斷提高的國產電影,近年來,看電影已經成為中國人過年的新風俗。
近幾年,春節檔逐漸成為國內最受矚目的電影檔期。春節檔的“天花板”到底是多少,還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在多樣化選擇的今天,一家人邀約親朋好友出門看電影仍是首選,電影票房電影市場一枝獨秀順理成章。”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對記者說。
不僅如此,春節檔能夠挖掘出新興市場和觀眾,大量的低齡觀影人群,包括一年只看一兩次電影的群體,幾乎都會把這些機會留給春節檔。與此同時,部分影片針對三四線城市的營銷,也是其市場成功的重要因素。如《唐人街探案2》開通了“唐人街探案2高鐵專列”,將電影元素貼上了返鄉的列車。中影星美院線宣傳副經理楊帆認為:“春節檔影片非常有必要將營銷資源向三四線城市傾斜,因為春節期間大量人群返鄉,三四線城市居民成為觀影主力。”
春節的返鄉,也使得一線城市票房占比下降,三四線城市暴漲。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春節,三線城市票房占比達到21.6%,四線城市高達29.3%,合計起來占據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與一二線城市旗鼓相當。三四線城市觀眾數量的增加進一步抬高了我國電影市場的“天花板”。
饒曙光說:“銀幕數量只有兩萬多塊時,可以同時容納四部影片,現在我們的銀幕數量已經超過了五萬塊,按照比例應該容納八部以上的影片。從這個角度看,包括春節檔在內的中國電影市場如何更加有效、有力、有序地滿足更多層面、更多層次觀眾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依然需要我們更清醒、更理性、更有前瞻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