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日系手機會紛紛遭遇滑鐵盧 難成大器?
核心提示: 我們在選購數碼產品的時候通常有個嗜好那就是購買日本品牌,的確,作為傳統的技術大國,日本的數碼產品像PSP、照相機、電腦、MP3、MP4品質都非常不錯,深受大家的歡迎。但是,作為市場占有率非常高的手機日系品牌似乎卻一直難成大器。
問題雖普遍卻刀刀致命
作為全球最強的技術大國,日本的數碼產品在全球范圍內都享有極高的美譽,但是作為市場占有率如此高的手機日系手機卻在海外始終找不到合適的節奏,這不禁讓人們感到非常納悶,其原因究竟出在哪里呢?筆者認為這其中有三個最主要的原因
日本手機廠商運營思路在中國行不通
首先,主要還是日系手機不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日系品牌手機沒有一家在迎合中國消費者口味方面下功夫,就拿上面我們說到過的日本運營商依靠服務來推動手機終端的銷售來說,正是由于這種“定制思維”的存在,讓日資手機廠商漸漸“不思進取”起來:與很多廠商不同,渠道、運營等在日系廠商看來,似乎無足輕重。所以,當日本手機進入國內市場后,仍然按照其國內的思路來運作,并未考慮到中國消費者對自己手機的感受,失敗也是在所難免。
日本手機廠商的宣傳力度應多像韓國手機廠商學習
其次,日系手機在華發展缺乏宣傳和推廣的力度。雖然日系手機進入中國市場較早,但在宣傳和推廣方面卻一直發力不足,以至于“京瓷”這樣的日本品牌在中國消費者中認知并不高,而夏普等名氣稍大些的品牌,也只是在吃以前家電產品遺留下來的口碑資本。相對而言,韓國手機在進入中國市場后,立刻開始全線轟炸式的宣傳,并借助韓流的優勢,讓三星、LG等品牌被年輕人廣泛認同,從而大量的占領了諾基亞等歐美手機忽略的用戶群體,也擠壓了日系手機的生存空間,讓原本可以青睞日系手機的年輕用戶轉而投奔了韓國手機的懷抱。
忽略創新意識的日系手機注定舉步維艱
最后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系手機過分追求技術,而忽略了創新。包括夏普手機在內,技術一直是日本企業炫耀的資本,但僅僅依賴技術是不足以占領中國市場的。隨著中國手機市場的成長,手機已成為快速消費品,消費者更換手機的周期縮短,導致需求出現兩個方向的變化:一是需求多樣化,二是對價格更為敏感。而“重技術輕市場”的日系手機產品創新不足;一旦為了爭奪市場份額走入低端市場,和中國本土手機企業相比,其會被價格拖垮。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