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雷軍談友商回應小米饑餓營銷 小米與互聯網的關系
4月14日,在參加《中國企業家》雜志社35周年大型對話節目“何問西東”時,談到小米的“饑餓營銷”,雷軍表示因為在早期小米供不應求,能力不足,總是供不上貨。
雷軍稱:“小米創立早期老是供不應求,消費者老覺得我們故意饑餓營銷,其實是我們能力不足。2016年我們才學會“交付”這個詞,之前連供不上貨這個問題是什么都搞不清楚,2016年才知道供不上貨本身是交付問題。”
關于小米生態鏈,雷軍稱,小米生態鏈一個很重要的孵化和投資目標,就是尋找志同道合的人,小米自身投資和孵化了接近300家企業,其中智能硬件企業超過了100家,我們在整個生態的打造上是比較早就開始起步,而且成體系,這是小米做得非常好的地方。整個小米生態鏈在發展的過程之中,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還是有整套的商業邏輯在后面支撐。小米有一整套方法論和體系,能幫助企業在一個垂直領域快速獲得競爭優勢,這也是我們孵化的成功率非常高的原因。
小米硬件和互聯網的關系是怎樣的?雷軍稱,表面上來看,小米是在做一個硬件生意,硬件占了我們90%的收入,其中手機占60%,AIoT占30%,互聯網占了10%。但如果沒有硬件90%的規模,很難產生那10%的互聯網收入。小米的互聯網收入到了什么規模?去年是198億人民幣,而且毛利率非常高。小米的互聯網收入,在全球的互聯網公司也能排前二十位。這近200億收入的主要驅動力,來自于小米強勁的制造業規模。我們未來十年的目標是,互聯網和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20%,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規模了。
我們了解到,所謂“饑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