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消協(xié)公布資生堂和SK-II兩款面膜檢出熒光物質,關于大牌護膚品安全度、美膚效果也是質疑不斷。動輒數(shù)百元的大牌護膚品到底是否值得消費者花費這個價錢呢?
受質疑大牌不退貨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日前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時表示,2014年9月-2015年2月期間針對市場上銷售的宣稱有保濕功效的面貼膜商品進行了比較試驗,測試保濕功效、防腐劑、激素、熒光物質等安全性內容。對26款面膜的比較試驗結果顯示,資生堂和SK-II兩款面膜產生了熒光現(xiàn)象。
資生堂的新透白美肌源動力美白面膜,780元6片裝,平均每片售價130元;SK-II護膚面膜760元6片裝,平均每片126.7元。
北京商報記者從資生堂、SK-II官方客服和北京專柜了解到,涉及被中消協(xié)檢出熒光物質的面膜產品仍在銷售,且不支持退貨。SK-II北京SKP專柜相關負責人表示,SK-II面膜是沒有添加過熒光劑的,但面膜內其他成分與空氣接觸后可能因氧化而呈現(xiàn)熒光反應。
針對已售出的任何商品,專柜不能退貨。資生堂集團官方客服表示,熒光增白劑可以通過補色達到美白效果,但并非添加熒光劑才能出現(xiàn)熒光反應,蛋白質、維生素C、氨基酸等也會有熒光現(xiàn)象,且化妝品一經(jīng)售出一般是不給退的,如保留購物票據(jù)且產品未開封,不影響二次銷售,可與專柜人員協(xié)調是否可以退貨。
SK-II令水分流失
熒光反應在美白面膜中的出現(xiàn)尚存爭議,但北京商報記者從中消協(xié)提供的檢測報告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26款面膜保濕效果與價格并不成正比。
其中較高端的SK-II、蘭蔻品牌面膜使用后6小時的水分含量增加值低于韓束、百雀羚等國產品牌。在連鎖美容超市熱賣的美即補水面膜和鎖水面膜,其使用后半小時與使用后6小時的水分含量增加值,也明顯低于其他非著名國產品牌。
據(jù)悉,該測試是參照《化妝品保濕功效評價指南》在恒溫恒濕環(huán)境中由志愿者單次使用面貼膜后,利用儀器無創(chuàng)性的評價。
北京商報記者在“使用后皮膚水分含量增加值”圖表中看到,在使用后半小時,資生堂、FANCL、高絲、嬌蘭分別約令皮膚水分增加32%、24%、23%、20%左右。但在使用后6小時,皮膚水分增加值降到8%、7.5%和3%、7%。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口碑大牌如蘭蔻、SK-II、碧歐泉、歐珀萊,使用后6小時的水分增加值均低于5%,蘭蔻增加2.5%左右,其中SK-II使用后6小時皮膚水分增加值為負數(shù),即反令皮膚水分減少。
效果價格不成正比
國際大牌的產品價格卻是國產品牌的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如景天麗雪持久補水面膜(10片裝)價格為39元,韓束紅石榴鮮活極潤面貼膜(10片裝)價格為69元。資生堂新透白面膜的單價約是景天麗雪的33倍、韓束的19倍。
國內資深護膚品專家冰寒介紹,面膜的保濕功能僅是其一,還有重要的功能在于通過皮膚角質層的保水量上升而增加皮膚的吸收力度,即打通皮膚的疏通系統(tǒng),令皮膚吸收保養(yǎng)、美白等成分。僅從保濕一個方面來評價面膜的優(yōu)劣還不算全面,還應考量促滲透、致敏性和其他指標。不同品牌的護膚品在一個方面表現(xiàn)較強,另一方面表現(xiàn)較弱也屬正常。
冰寒還表示,護膚品的使用效果與價格并不成正比。護膚品售價與成本構成較復雜,包括研發(fā)、行銷與生產等成本。另據(jù)化妝品業(yè)內人士表示,化妝品僅就產品本身而言,是一個成本幾乎趨近于零的產業(yè)。其間的渠道、管理、人員、營銷等費用才是造成成本增加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大牌化妝品往往宣傳其研發(fā)科技、原料稀缺。針對于護膚品最核心的兩大功能——美白、保濕,北京商報記者發(fā)現(xiàn),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美白原料有熊果苷、維生素C、果酸、曲酸、原花青素、甘草黃銅等。護膚品的保濕功效則主要靠多元醇類保濕劑(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等)、透明質酸(HA)、乳酸及乳酸鈉、吡咯烷酮羧酸鈉、神經(jīng)酰胺類保濕劑、酰胺類保濕劑、葡萄糖酯類保濕劑、膠原(蛋白)類保濕劑、甲殼質衍生物和脫乙酰殼多糖等“保濕劑”來實現(xiàn)。
北京商報記者對比這些護膚原料在批發(fā)渠道的價格發(fā)現(xiàn),有的不菲,但有的十分便宜。如嬌蘭等護膚品常提及的美白成分“熊果苷”,其α-熊果苷原料的價格為每千克6800元左右;原花青素(葡萄籽提取物)為每千克140元左右;甘草黃酮為每千克200元左右;曲酸為每千克150元左右。其他常見原料,如維生素C為每千克30元左右;果酸為每千克60元左右。在僅100毫升左右的護膚品中,上述成分的原料添加量是非常低的。
國貨保濕勝過大牌
相比之下,在上述那份檢測數(shù)據(jù)中還顯示,使用后6小時皮膚水分增加值超過10%的不少面膜為國產品牌,如以西藏紅景天提取物為配方的景天麗雪品牌面膜,其使用后6小時水分增加11%;韓束面膜6小時后水分增加10%。這兩個品牌面膜的保濕效果幾乎是大牌的兩倍。
冰寒表示,國產護膚品與國際知名品牌還是存在差距的,但是已經(jīng)開始奮起直追了,且中國人效率頗高、動作很快。他介紹,在護膚品行業(yè),消費者能看到的是明星代言、品牌是否響亮、包裝設計甚至生產廠房等下游環(huán)節(jié),但消費者無法直觀看到原料成分構成、安全性、護膚功效、穩(wěn)定性、生理生化、微生態(tài)等方面的綜合指標,國產品牌在基礎研究方面起步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