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茶葉分為六大類別,每個類別又有各自的特色。那么,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屬性呢?茶客又該如何鑒別呢?為此,本報記者特意采訪國家一級評茶師、晉江鐵觀音茶王賽特邀評委、老茶資深收藏玩家林時賢,聽聽他怎么說。
六大茶類各有千秋
說到六大茶類,林時賢表示,每種茶類都有各自的特色。如巖骨花香的巖茶、清香雅韻的鐵觀音、豆花香的龍井、松煙香的正山小種,還有蜜蘭香的單叢和糯糯清香的白牡丹。最經常聽到的是“春喝花茶、夏爽綠茶、金秋烏龍、冬陽黑茶。”在六大茶類中,綠茶類氨基酸含量高,白茶黃酮類含量豐富,紅茶則是茶黃素茶紅素較多等。
春季飲香氣高揚的茶,比如鳳凰單叢或者花草茶,是因為花茶氣味芳香,又有疏肝理氣的功效,有很好的養生效果,可以治愈春困。夏季氣溫升高,綠茶、白茶性寒,適當飲用有助于清熱解渴,緩解上火。秋季氣溫慢慢變涼,烏龍茶屬于半發酵茶,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不冷不熱,秋季飲用可以提神、緩解疲勞、消食解膩。冬季天氣比較寒冷,黑茶紅茶性溫,適當飲用可以驅寒暖胃。
選購注意事項
“六大品類的茶都有自己的特點。”林時賢表示,綠茶是茶葉中的大家族,種類繁多。選購綠茶,需要注意這些方面,如新茶少“綠”,有隱綠、綠潤、墨綠、黃綠、青綠等;綠茶香氣,有花香、栗香、豆香等,綠茶以新為貴,若茶葉泛黃發暗、索然無味,則懷疑是陳茶,不宜選購。
而紅茶,素有“滇紅肥壯金毫粗獷、祁紅緊細泛烏光,閩紅緊細烏亮帶金毫、胡紅黑褐相間帶甜香”之稱,林時賢說,紅茶的茶湯顏色紅、金黃屬正常,如果頭兩泡很甜,第三泡突然變淡,就要懷疑是否加了糖,糖尿病人不宜飲用。單芽紅茶,未必有一芽一二葉的好喝,不要盲目追求名氣,有時,紅茶的成本跟品質不一定成正比。
林時賢介紹,閩北巖茶屬于烏龍茶,而大紅袍大部分是拼配,有水仙的醇、肉桂的香,但好茶要焙兩三次火。例如,五月份做茶,一個月焙一次火,八九月份才可以喝;如果五月份就買到了極品的巖茶,那是不可能的。閩南烏龍以鐵觀音、漳平水仙為主,鐵觀音墨綠油潤、漳平水仙黃綠帶紅褐色,兩者干茶都帶有淡淡的蘭花香,如果干茶泛黃,說明葉底過于粗老。潮汕烏龍茶是鳳凰單叢,以烏褐、緊結的散茶形式存在,其散發出來的香都是天然的,不用擔心是由香精配制而成的。臺灣烏龍茶的外形跟鐵觀音相似,但多一點尾巴(葉梗),口感上帶點橘葉的辛香。
安化黑茶用料是云臺大葉,口感粗獷豐富,而檳榔香、甘蔗香、煙火味是黑毛茶的特點,如果沒有以上那些特點,那么其有可能是外地料;茯磚茶有金花,其茶湯有干草味;好的天尖會有芝麻香;高馬二溪千兩茶有檳榔香、蔗糖甜,沖泡30泡才能出水味。而六堡茶的倉味最重,云南干倉儲藏的熟普,其倉味不重。
另外,白茶類,福鼎的白毫銀針是好的,政和的白牡丹是優的;福鼎的白茶顏色偏白,政和的偏綠;福鼎的白茶口感偏醇,政和的偏香。
黃茶是比較難認的茶種,很多茶客會弄錯。當你喝到一款看似綠茶,口感卻貌似玉米汁,比起綠茶要醇厚,葉底呈黃綠色的茶,那就是黃茶了。
普洱茶這些知識要記牢
普洱是眾多茶友最關注的茶品,由于其產地復雜、品種繁多,不好辨別。林時賢說,普洱散茶,看外形色澤褐紅、條索肥嫩、緊結、芽頭多、色澤光潤為好。緊壓茶,選外形勻整端正、厚薄一致、松緊適度、模紋清晰、條索整齊緊結、色澤以黑褐為佳,棕褐、褐紅色為正常。
普洱茶,熟茶湯色明亮、紅濃或紅褐色,湯色紅濃、剔透是高品質普洱茶的特點。深紅、紅褐的湯色均為正常。陳香味是普洱茶在后發酵過程中,多種化學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物質產生的一種綜合香氣。有的似桂圓香、紅棗香、檳榔香等。如果有霉味、酸味,或其他異味,那么就不正常。茶湯滋味要醇和、爽滑、甘甜、刺激性不強,沒有澀味,口感舒適為佳。
生普根據年份茶湯顏色呈淡黃、中黃、深黃、紅黃等,各個山頭的普洱茶口感不一致,每個人的體感也不一致,需要長時間反復品飲才能得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