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校外培訓機構已整改
12月13日,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通過第一階段“拉網式”排查,北京市共查出校外培訓機構12681家,其中存在問題的有7557家。目前已經整改培訓機構7079家,整改進度達到93.67%。11月中旬《瘋狂的黃莊》一文在社交媒體“刷屏”,直指家長和學生奔忙于校外培訓機構的焦慮現狀。
實際上,自今年4月北京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工商局聯合印發《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以來,北京市便一直通過邊摸排邊整改的方式,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整治。今年10月以來,針對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此前發布的培訓機構整改規定,海淀區、豐臺區和朝陽區等多區對課外培訓機構展開大規模整改排查。
具體而言,北京全市通過建立黑白名單制度,從11月開始,已累計向社會公布了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474家和黑名單51家。建立校外培訓聯合執法機制,累計開展執法檢查4782次,對違規培訓機構責令整改943次,依法依規對231家培訓機構實施行政處罰,責令停止辦學,起到了有效警示和規范作用。
據馮洪榮介紹,市教委通過電子地圖監控,采取市區聯動,對15個區的26個培訓機構高度密集地區已完成第一輪重點督查,確保“證照問題、安全隱患、不得超標超綱培訓、培訓內容班次備案”等剛性指標落實到位。對培訓機構上采取分類對待,首先消除安全隱患,對素質類培訓機構在合規后原則上持扶持態度,對學科類培訓機構要全面嚴格整治管理。
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馬學雷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管理服務平臺上,將校外培訓機構信息進行網上公示,敦促有關企業開展自我監管,并鼓勵社會舉報,對于教育行業的正本清源意義非同小可。
與此同時,在破解全國中小學課外負擔重問題中,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指出,截至12月12日,全國共摸排40萬所校外培訓機構,存在問題機構27.3萬所,已整改24.8萬所,整改完成率90%。廣東、西藏、廣西、浙江、上海、甘肅、安徽、寧夏、河南、福建、江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山西、四川等14地整改完成率達到95%。
長期以來,由于孩子放學時間和家長下班時間存在時間差,很多家長只能讓孩子參加校外托管班或培訓班,而有一些托管培訓機構存在師資差、場地有安全隱患等問題。北京市從今年9月起已開展“3點半”以后彈性離校制度,并提供“3點半”以后全覆蓋的看管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北京市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達98.25萬人,占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86.7%,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達8.96萬人,占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總數的74.9%,隨機調研部分家長的結果顯示,家長對課后服務滿意度在90%以上。
“有關部門通過在校外整治培訓機構、在校內開展彈性離校制度,從內外兩方面雙管齊下破解中小學課業負擔重問題,這對全方位提高素質教育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馬學雷表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