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曾因產品質量問題被罰款
據悉,有記者從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了解到,國際知名品牌Dolce&Gabbana(杜嘉班納D&G)曾在2017年9月21日,因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而被上海市黃浦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罰款34.65萬元。
電商下架DG產品
D&G品牌在中國的實體公司“多喜佳伴納服飾商業(yè)(上海)有限公司”,在2016年和2017曾因質量類問題被罰。
據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顯示,2016年8月16日,多喜佳伴納公司因銷售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女鞋被上海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處罰6萬3410元。
2017年9月21日,因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而被上海市黃浦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罰款34萬6500元。
2018年8月29日,違反“未依法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而冒用分公司的名義”,而被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罰款1萬元。
D&G集團在中國的發(fā)展
據公開資料顯示,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公司創(chuàng)立于1985年,總部位于意大利米蘭。今天已成為在奢侈品領域中最主要的國際集團之一。兩位奠基人Domenico Dolce和Stefano Gabbana一直以來都是公司的兩個品牌Dolce & Gabbana 和 D&G Dolce & Gabbana的創(chuàng)造和設計源泉。
他們的時裝店總部設在米蘭,其與Gucci和Prada等響徹世界的一線奢侈品牌共同振興了意大利的時裝工業(yè)。產品系列有女裝、男裝、內衣泳裝、香水、配飾、皮具、手表、眼鏡等。
據了解,D&G集團設計、生產和銷售Dolce & Gabbana 和 D&G Dolce & Gabbana品牌的高檔服裝、皮革制品、鞋類和配件。
通過授權的合作伙伴管理Dolce & Gabbana 和 D&G Dolce & Gabbana品牌的香水和眼鏡的生產和銷售,以及 D&G Dolce & Gabbana品牌的鐘表首飾。
除了專利產品以外,集團直接控制這兩個品牌從設計到銷售的整個價值鏈。主要工業(yè)公司是Dolce & Gabbana Industria S.p.A。屬下有Legnano和Incisa in Val D’Arno兩個生產廠家。
至于銷售方面,歐洲大陸由米蘭總部管理批發(fā)渠道 ;意大利的直銷點則由DGS S.p.A公司控制,而歐洲其它地方則由Dolce & Gabbana S.r.l公司屬下的各地方公司控制。至于國外市場則委托完全由Dolce & Gabbana S.r.l控制的紐約、東京和香港的分公司負責,配合管理各自市場的批發(fā)和零售。特別是中國市場,香港分公司通過在上海、杭州和臺北設立的地方機構直接經營。
今年9月份,D&G集團發(fā)布全新財務核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7/2018財年里,D&G集團實現營收12.90億歐元,較2016/2017財年的12.96億歐元小幅下滑。
就區(qū)域而言,意大利本土仍然是D&G集團的主要市場,約占集團總銷售的24%;歐洲其他地區(qū)銷售占比27%,美洲地區(qū)13%,日本6%,中國等其他地區(qū)銷售額占比30%。
據D&G官網顯示,目前該品牌在中國共有58家門店。對于國際品牌來說,中國市場顯然是難以舍棄之地。
DG集團此前曾表示,正在積極地拓展海外市場,除了海外門店的開設計劃外,還在全球各地進行高級時裝世界巡回展覽以擴大品牌影響力,并加深與目標消費者的聯(lián)系。
需要指出的是,昨日活動取消的DG上海大秀,即被稱為是D&G集團在亞太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一場活動秀,由此可見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有資深電商行業(yè)人士向金融虎表示,除了線上渠道受影響外,杜嘉班納Dolce&Gabbana品牌代理商、線下直營門店以及在華相關供應鏈門店的經營或也將因此事件而遭受到非常嚴重的打擊。
對其它外資品牌而言,也無疑敲響了一記警鐘,要想在重要的市場長足發(fā)展,首先學會尊重一個國家的文化應該是最基本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