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時新是年輕時早早離開村子的,他在1999 年去了義烏,做紙張生意。2008 年回村子時,被選上村委,2013年當上里村里的書記。許時新把“杭派民居”的落成視為自己最重要的一件事。現在鄉親們的房子建好后,看著新的家園,許時新開始琢磨,他要搞一個大一些的農具展館,陳列農耕文化。
剛剛從工地回來,許時新就轉輾到村里舊屋改造的現場。一些不能居住的老房子村里決定統一收回,統一修復。而這個時候,79歲的老人許惠娟過來反映房屋有裂痕的問題。
許時新:這個就有一個裂縫,我們整治的時候呢,一起把這個房子修掉。
眼看著第一批拆遷安置房有了旅游開發的起色,許時新設計著他的新計劃。2018年年初,他們要啟動修建第二期新農居,村里還有很多像許惠娟老人等待著新住房。東梓關“杭派民居”二期工程的30畝建設用地指標已獲批,許時新期盼著2018年東梓關的嶄新面貌。
許時新:習總書記說過的,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也是我們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也是我們村支兩委,為之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