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非巧取豪奪,也沒虛構或隱瞞事實”
南通市崇川區檢察院偵查監督科檢察官在接受福建電視臺《熱線777》節目采訪時表示,陸地等人所有的交易流程都是虛假的,包括虛假的商品鏈接,退款中沒有真實的商品交易,虛假交易使他們獲得了天貓公司原本要給真實交易的消費者的積分。
“我認為,陸地、顏天等人的行為,是規則允許下的交易,并不構成詐騙。”顏天的辯護人、江蘇高仁律師事務所盧偉律師介紹,在本案中,陸地等人既不是巧取豪奪,也不存在虛構或隱瞞事實。“他們利用的是公開的天貓積分規則,只能說鉆了規則的漏洞。”
“但是,不規范并不意味著不合法。”盧偉律師稱,用積分抵扣付錢,把虛擬貨幣變成實實在在的貨幣,“這就相當于我把左邊口袋的積分換到右邊口袋的現金。”
據他介紹,陸地、顏天等人被起訴,究其根源在于“他們把套取積分的行為做成了類似產業的規模,涉及數額太大。”
嚴打虛假交易的天貓公司為何沒發覺
有意思的是,這起“犯罪數額特別巨大”的騙取天貓積分套現的案件,并不是由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天貓)發現并報案。
據偵辦此案的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民警介紹,本案是由該局經辦的另一起“詐騙案”牽引出來的。
陸亞新告訴記者,原本警方是在調查陸地的公司“虛假廣告”一事,后來在相關詢問中得知,陸地等人利用天貓積分規則套現。
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5月23日,陸地、顏天等8人陸續被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刑事拘留,依法逮捕。
2016年3月,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陸地、顏天等人涉嫌詐騙罪向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后因案情重大、復雜,本案延長審查起訴期限半個月;其后又因“部分事實不清”,兩次退回補充偵查。
2016年9月20日,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檢察院以上述8人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
針對檢方的“詐騙”指控,陸地的父親陸亞新提出異議,“短短幾十天的時間,僅僅6家店鋪,就有14億多的交易量,如果說是虛假交易,這么大的動靜,為何號稱嚴打虛假交易的天貓沒有發覺?”
陸亞新認為,雙“十一”期間,天貓完全有能力實時監測到這些交易。
據《華爾街日報》2015年3月報道,時任阿里巴巴首席運營官(現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該公司位于杭州的總部接受采訪時,提及“阿里巴巴對虛假交易采取零容忍的態度。”
談到如何打擊虛假交易,張勇表示,“我們現在所做的是使用機器學習。我們有數以千計的工程師在從事這個工作……我們通過數據挖掘和解析來發現所有這些不同尋常的、反常的虛構交易。這類交易不會被納入排名。如果我們發現了這種行為,就會對他們提出警告。如果他們再有這樣的行為,我們就會將這些商品下架。”
張勇還提到,“去年(2014年)‘雙十一’期間,我們使用了一個探測程序,該程序可以實時確定此類交易的數量。所以,我們在監控室公布的GMV(商品成交總額)是剔除了所有虛假交易后的數據。”
“從以上的阿里巴巴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天貓平臺有著完善的查處虛假交易的軟件系統與流程,而且對于虛假交易處罰是十分嚴厲的。”陸亞新稱,陸地等人所持有的十幾萬個“小號”,在六家店鋪內短時間形成了數十億的流水交易,“如果這些交易是虛假交易,依照天貓官方給出的結論,他們完全有能力在當天排查出這些交易,并作出嚴厲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