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3月19日電 周四開盤,滬深兩市雙雙低開,盤初三大股指短暫沖高后開啟震蕩下挫走勢,滬指跌超3%創逾一年新低,深成指、創業板指同樣重挫,臨近午間收盤,市場止跌回升;午后A股繼續回暖,創業板指率先翻紅。
截至收盤,滬指跌0.98%,報2702.13點;深成指跌0.1%,報10019.86點;創業板指漲0.42%,報1894.94點;兩市成交額超8000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北向資金凈流出規模逾90億元。
通過盤面觀察,兩市板塊方面,光刻機、半導體、電信運營、商業百貨、通訊行業、電子元件、輸配電氣漲幅靠前,旅游、煤炭、民航機場、保險、醫療行業、釀酒行業、銀行跌幅靠前。
對于后市,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對于中國資產,堅持中美股市脫鉤的觀點。美股暴跌,A股體現韌性;美股企穩,A股反攻。海外的一系列財政和貨幣的刺激與寬松,都是A股上行的支撐。建議圍繞“成長-價值螺旋”的思路,提升倉位。
中信建投認為,目前已經構成嚴重超賣,預計市場在將前低2685點擊穿后將隨時見底企穩回升。但是由于歐美股市連日來動蕩加劇,A股投資者情緒或難以在短期平復。A股的下跌更多地是因為“全球一盤棋”導致的被“錯殺”。市場短線雖然難以避免寬幅震蕩,但中長期來看,市場震蕩向上的運行趨勢不會改變,目前正是配置低估值、高股息上市公司的好時點。此時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不宜再盲目殺跌,逢低可重點關注和布局受益于政策扶持的新基建、大消費等板塊。
興業證券認為,危中有機,建議“長錢”立足長期(1年以上)逢低做多中國:首先,建議長錢積極布局安全邊際高的中國核心資產,等待全球復蘇時收獲:其次,立足長期,一年以上,戰略性看多港股,便宜是硬道理;第三,長期來看,科技依然是未來三、五年的主旋律,耐心淘金中國科技核心資產。(作者: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