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監管抽查,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1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將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監督抽查,是指市場監管部門為監督產品質量,依法組織對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的產品進行抽樣、檢驗,并進行處理的活動。按照規定,生產者、銷售者應當配合監督抽查,如實提供監督抽查所需材料和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礙、拒絕監督抽查。
暫行辦法的亮點之一是對網絡抽樣進行了專章規定。
隨著網絡購物的普及,市場監管部門組織的網絡抽樣也越來越多。暫行辦法規定,市場監管部門進行網絡抽樣的,應當記錄抽樣人員以及付款賬戶、注冊賬號、收貨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抽樣人員應當通過截圖、拍照或者錄像的方式記錄被抽樣銷售者信息、樣品網頁展示信息,以及訂單信息、支付記錄等。
抽樣人員收到樣品后,應當通過拍照或者錄像的方式記錄拆封過程,對寄遞包裝、樣品包裝、樣品標識、樣品寄遞情形等進行查驗,對檢驗樣品和備用樣品分別封樣,并將檢驗樣品和備用樣品攜帶或者寄遞至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發現不合格產品怎么辦?
暫行辦法明規定,對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的產品,被抽樣生產者、銷售者應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同一產品。
負責結果處理的市場監管部門應當責令不合格產品的被抽樣生產者、銷售者自責令之日起六十日內予以改正。
此外,負責結果處理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在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后九十日前對被抽樣生產者、銷售者組織復查,經復查仍不合格的,按照《產品質量法》第十七條規定,責令停業,限期整頓;整頓期滿后經復查仍不合格的,吊銷營業執照。
暫行辦法規定,被抽樣生產者、銷售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處理;法律、行政法規未作規定的,處三萬元以下罰款;涉嫌構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按照有關規定移送公安機關:
(一)被抽樣產品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
(二)阻礙、拒絕或者不配合依法進行的監督抽查的;
(三)未經負責結果處理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定復查合格而恢復生產、銷售同一產品的;
(四)隱匿、轉移、變賣、損毀樣品的。
【新聞鏈接】這5批次食品抽查不合格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方便食品、蜂產品、食用農產品、糕點、乳制品、飲料等6大類食品352批次樣品,發現方便食品、蜂產品、食用農產品3大類食品5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其中,京東佰亨特特產專營店在京東商城銷售的、標稱山東谷脈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黑芝麻核桃桑葚粉,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天貓蒙園旗艦店在天貓銷售的、標稱山東省臨沂市蒙陰蒙園蜂業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生產的蒙山蜂蜜,諾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
蜂蜜中檢出諾氟沙星的原因,可能是諾氟沙星作為蜂藥被用于蜜蜂養殖。攝入檢出諾氟沙星的食品,可能引起腸胃的不良反應,甚至還可能對肝、腎臟器造成損害。
據悉,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北京、浙江、福建、山東、貴州、陜西、寧夏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總局報告。(作者: 陳雪檸 圖片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