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PE五星鈦信在奧美醫療完成改制、啟動上市程序之后火線入股了這家并不差錢的公司,投資時機恰到好處。經查,五星鈦信實際控制人為奧美醫療保薦機構中信證券的直投部門前老總高毅輝,他下海不久就投資了這家老東家輔導保薦的公司。
2月28日,奧美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美醫療,申購代碼002950)公布申購情況及中簽率,回撥后網上定價發行的最終中簽率為0.0413829119%。保薦機構中信證券與發行人于2月28日在深圳進行搖號抽簽,3月1日公布中簽結果。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兩市共125只新股上市,其中121只已經開板,平均一字漲停數量為7.32次。以每簽500股,發行價11.03元/股計,每位中簽幸運兒需支付5515元。奧美醫療如果能達到2018年以來上市新股平均7個漲停板的水平,每簽將獲利8554元。
不過這對中信證券前直投老總高毅輝來說,真的不算什么。因為他實際控制的PE五星鈦信在奧美醫療改制后火線入股1.2億元,持股1326.212萬股,按7個漲停板計算,其浮盈將高達2.53億元,投資收益率211%。
招股意向書顯示,此單保薦人中信證券預計將獲得承銷及保薦費用3301.89萬元,相較于前員工的入股收益,自己獲得的也許真的只算是一點血汗錢。
火線入股時機準 對賭協議保收益
多家員工持股平臺及PE機構參與了公司上市前的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奧美醫療現金流量表顯示2014年至2016年公司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分別為3993萬元、15000萬元、13855萬元,合計32848萬元。
公司員工、高管親屬、形形色色股權關系復雜的PE混雜其中,一家名為五星鈦信的投資機構引起了中國網財經注意。其投資金額最大,達到1.2億元,投資時間最短,并且還是在奧美醫療已經完成改制、啟動上市程序之后。
2016年9月4日奧美有限股東會作出決議,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13日,發行人在工商局注冊登記。奧美醫療表示,截止招股書簽署日,發行人共有24名股東,除股改后通過增資入股的五星鈦信外,其余23名均為發起人。
2016年12月13日,奧美醫療股東大會通過決議,同意五星鈦信對公司進行增資,五星鈦信以現金1.2億元增資,增資價格為9.05元/股。
為何五星鈦信能獨樹一幟、姍姍來遲呢?奧美醫療完成改制之時,這家PE還沒有出生。資料顯示,常州五星鈦信綠色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作)成立于2016年11月29日,其成立半個月后就完成了對奧美醫療的1.2億元增資。
在入股同時,奧美醫療和五星鈦信又簽署了一份《補充協議》。奧美醫療在其招股書中表示:《補充協議》為對賭協議,主要就“年度分紅及股權/股份回購及轉讓”、“股權/股份轉讓限制”、“反稀釋與優先投資權”等方面做了約定。相關對賭協議在上市前已清理完畢,但是奧美醫療在招股書中并沒有詳細披露其內容。
中國網財經從《北京市嘉源律師事務所關于奧美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發行股票與上市的補充法律意見書》(下稱意見書)中了解了該協議的大致內容。其約定了部分重要事項,比如要求奧美醫療最晚遞交招股材料時間為2017年12月31日,最晚上市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等內容。
該協議中明確了奧美醫療在不能滿足上述上市要求的情況下,公司原股東承擔向五星鈦信等投資方支付回購價款的相互連帶責任,或者尋找合適的第三方代為承擔回購義務。要求三個月內安排回購,否則每逾期一日需按照日息千分之一向五星鈦信另行支付罰息。
日息千分之一換算成年息就是36%(不計復利),改制后火線入股坐上暴富末班車,還能與公司簽訂如此苛刻的回購保障條款,以防意外,五星鈦信到底是何方神圣?
中信直投老總下海 繼續干老本行撈金
奧美醫療在其第一版招股書中并未披露五星鈦信的實際控制人,僅披露其內部出資比例,在其第二版招股書中才確認五星鈦信實際控制人為高毅輝和汪建國,并確認了高毅輝的身份。
第二版招股書顯示,高毅輝為北京鈦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2013年至2015年,任中信證券股份直投部門金石投資執行總經理;2015年至今,任北京鈦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網財經查閱鈦信投資官網,其首頁即是《熱烈慶祝鈦信資本首個投資項目奧美醫療IPO成功過會》,公司成立投下第一單就旗開得勝。官網合伙人介紹中對高毅輝的描述為:曾任中信證券投行委及金石投資執行總經理,中信證券投行直接投資組負責人。中國首批保薦代表人,保薦了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資銀行及股權投資領域擁有20年以上的經驗,擁有廣泛的人脈關系和眾多業務資源。
相關資料顯示,1998年高毅輝開始其投行生涯,早年任職于東北證券,任保薦代表人,后來才跳槽到中信證券,一直到2015年離開,與另兩名中信證券同事一起創立鈦信資本。其中他任職于中信證券10年,而不是第二版招股書中披露的3年。他經手操辦了大量企業IPO、增發、改制項目,2012年被委以重任,擔任中信證券直投部門金石投資執行總經理。
說起金石投資,可謂券商行業直投機構執牛耳者。其直接投資部專門負責公司資本金的股權投資,歷年來為公司創造投資收益過百億。
相關資料顯示,在創業板開市之初,監管層相關政策未明確前,金石投資與曾其母公司中信證券緊密攜手。金石投資以投資中信證券所保薦的項目為主,中信證券則借助金石投資同時擁有保薦機構和PE股東的雙重身份。
輔導、投資、保薦一氣呵成,“保薦+直投”模式成功縮短了公司從融資到上市的周期,以神州泰岳、機器人、昊華能源為代表的多家公司成功上市。在這一模式下,短則數月、長則一兩年,金石投資短期內給中信證券帶來了極高的投資回報。該模式利益關聯極大,投資收益往往能達到保薦及承銷收入的數倍甚至數十倍,飽受媒體非議和投資者詬病,后被監管部門出面叫停。
2015年8月A股大幅調整后,中信證券原管理團隊十幾人被查,幾近滅頂之災,中信證券也經歷了一場高管換血之戰。部分高管和業務骨干被查后返回,部分回到中信體系官復原職,部分離開中信另謀出路。中國網財經沒有查詢到高毅輝在此次重大人事變動中的相關信息,但其離職后顯然沒有中斷和老東家同事的聯系。
北京嘉源律師事務所在出具的補充意見書中,有對間接持有奧美醫療股份的自然人與發行人及其控制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中介機構關系的確認意見,確認了高毅輝和老東家的關聯關系。
意見書中提到:奧美醫療三家PE股東海富恒和、長江普惠、五星鈦信有11位自然人存在關聯或親屬關系,其中有10位屬于奧美醫療高管、員工、高管配偶或高管近親屬,唯一的例外就是高毅輝,其在中信證券的任職時間也被修訂為2006年至2015年。
“保薦+直投”模式以頗為微妙的方式重新,最大的變化不是經手人,而是經手人所處的身份。仍是中信證券保薦,直投入股操刀者從金石投資的老總變成了前老總。(記者 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