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安井食品公告稱,由于銷售區域較大及生產過程中存在交叉污染等問題,非洲豬瘟核酸檢測陽性的事件存在新增批號、新增產品、新增地區的風險,也因此存在無害化處理非洲豬瘟核酸陽性產品的增加而導致損失進一步擴大的風險。同時,上游豬產品原料的整體管控能力和該事件的后續發展,多大程度上影響到公司業績存在不確定性。此前由于旗下子公司司泰州安井生產的撒尿肉丸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1月21日當天安井食品股價閃崩,市值蒸發近6億元。
安井食品公告指出,公司不屬養殖、屠宰類行業,為生產加工型企業,具備嚴格原料索證制度和完善防控體系能力。公司所處行業對非洲豬瘟檢測能力存在不足,即便豬產品原料的采購全部 來自非疫區且索證齊全,也可能存在原料已被污染的情況。安井食品子公司泰州安井 2017 年度生產撒尿肉丸 0.9 萬噸,約占公司及各子公司當年全部產量的 2.56%。
截至1月28日收盤,安井食品股價下跌3.19%,收報于37.08元。相比資本市場的表現,在面對消費者的疑慮上,安井食品并沒有找到好的應對辦法。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非洲豬瘟事件對安井的品牌、銷量、股價的打擊都是致命的,“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關注度很高,尤其是年節市場,影響將從股價慢慢延伸到銷售端和利潤端。”(記者 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