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不過個股狂飆之際,主力資金卻出現凈流出,根據東方財富的資金流向表統計,1月23日有11.1億主力資金從銀行板塊中撤退,幾乎全部來自超大單。
原本1月24日首發限售股解禁的張家港行(002839.SZ)1月23日則亮出一波離奇走勢,開盤股價跌停,報13.09元,盤前成交約9665萬元。不過,開盤后不久,隨著銀行板塊沖高,張家港行也不斷震蕩走高,盤中不但打開跌停,甚至一度漲幅超過5%,最終收報14.77元,漲幅達1.58%,不過振幅和換手率則高得驚人,分別為16%和52.21%。
銀行股今年開年至此,繼續氣勢如虹,25只個股年內全紅,其中有6只的漲幅超過20%,建設銀行(601939.SH)以27.7%的漲幅位居第一。
張家港行劇振迎解禁
根據張家港行1月23日公告,該行將有6.53億股部分首發限售股份于1月24日上市流通,占公司總股本的36.15%。目前張家港行的流通股為1.81億股。本次解禁后,張家港行的流通市值相當于擴大了3.61倍。受到該消息的影響,張家港行開盤便躺在跌停板,不過隨后大量買盤涌入,撬開跌停板,一路走高。1月23日張家港行成交13.4億,出現明顯放大。
張家港行首發限售股解禁,這也標志著2016年批量上市的次新銀行股的首批首發限售股解禁完成。
2016年中小銀行迎來自己的“豐收季”,包括江陰銀行(002807.SZ)、無錫銀行(600908.SH)、吳江銀行(603323.SH)、常熟銀行(601128.SH)、江蘇銀行(600919.SH)、貴陽銀行(601997.SH)、杭州銀行(600926.SH)、上海銀行(601229.SH),張家港行(2017年1月24日上市)等九家銀行批量登陸A股。
不過隨著2017年9月次新銀行股首發限售的部分股票陸續解禁,次新銀行股開始陷入調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