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17年的經濟成果,并對2018年乃至今后三年我國的經濟工作和宏觀經濟政策做出了方向性的闡述和部署。基金人士認為,經濟工作會議延續了十九大報告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定調,三大攻堅戰的相關領域蘊含了豐富的投資機會。
2018年市場仍將以平穩為主
致順投資創始人劉宏認為,首先,明年宏觀經濟整體仍將保持穩健增長,顯示出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其次,經濟政策取向將牢牢守住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不會出現超預期的政策沖擊。再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然是經濟發展主線,提供了尋找結構性機會的指導性方向。明年資本市場仍將以平穩為主,市場面臨的系統性風險非常低。同時,股市也很難迎來全面上漲的大牛市行情,而是存在更多結構性機會。
星石投資表示,2018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多是結構性積極的財政政策,有保有壓。“保”是確保符合“高質量經濟發展”方向的領域和項目的財政支持力度,“壓”是對兩高一剩、落后產能的領域和項目將繼續保持打壓的趨勢,通過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來達到優化經濟結構的目的。切實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意味著2018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將繼續受壓,防控局部性的地方債風險和隱患。同時,2018年貨幣政策將延續2017年的基調保持穩健中性,2018年貨幣供給大幅放寬的力度不大,但是將會根據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實際情況做出適度調整,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確保服務實體的原則,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廣發策略團隊首席分析師戴康分析稱,防控金融風險依然是重點,金融監管邊際緩和。2018年要做的是對薄弱環節監管,而不是像2017年全方位立體式出臺監管措施。
圍繞高質量發展尋找結構性機會
會議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成為2018年工作部署的核心思路。
劉宏提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下,優質的行業龍頭企業將面臨更加優化的行業競爭環境,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龍頭企業的盈利提升趨勢可能會持續。而在大力培育新動能前提下,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的“雙升級”,也為具有創新能力、能夠生產優質產品的企業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
和聚投資分析,2018年經濟總目標轉向了“防風險、精準扶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其中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首,防控金融風險是關鍵,其目的是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推動金融資源向實體經濟傾斜。精準扶貧和污染防治對居民消費、重點領域基建和制造業投資都有正面促進作用。三大攻堅戰的相關領域蘊含了未來三年豐富的投資機會。同時,政策目標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明確了八項重點工作,包括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鄉村振興、全面開放新格局、住房制度改革、生態文明、區域協調等多方面任務,這是未來三年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重點領域。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表述中,也提到了“培育一批專門從事生態保護修復的專業化企業”,需要重點關注。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單獨新增了一句“積極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表明了2018年“軍民融合”產業也將穩中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