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變陣劍指阿里蘇寧 電商現雙寡頭格局
從此前的獨善其身,到如今加入京騰陣營,唯品會變陣,表明了立場。12月18日,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京東集團和唯品會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宣布,騰訊和京東將向唯品會投資總計約8.63億美元,分別持有7%和5.5%股份;唯品會也將與京東在品牌聯盟合作、流量聯盟合作等方面尋求共贏。分析認為,此次騰訊、京東、唯品會三方聯手的影響力無異于此前阿里入股蘇寧時引發的“星球碰撞”,這也意味著騰訊、京東、唯品會的“三軍會晤”,確立了電商行業的雙寡頭競爭格局。
新聯盟陣營確立
根據股權認購協議,騰訊和京東將分別斥資6.04億美元和2.59億美元認購唯品會新發行的A類普通股。認購價格為每份A類普通股65.4美元,相當于每份唯品會美國存托股份13.08美元,較唯品會截至2017年12月15日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溢價約55%。
交易完成后,騰訊和京東將分別持有唯品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7%和5.5%,認購的A類普通股存在兩年鎖定期限制。據悉,在兩年的鎖定期內,騰訊有權任命一位唯品會董事會成員,京東可以任命一位董事會的觀察員。
在簽訂股權認購協議的同時,騰訊和京東分別與唯品會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騰訊將在微信錢包界面給予唯品會入口。京東將在手機App主界面和微信購物一級入口主界面接入唯品會,幫助唯品會在京東渠道達成一定的交易額目標。
接受了騰訊和京東入股后的唯品會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同時唯品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亞仍居公司第一大股東位置,保持絕對控股。沈亞表示,通過本次建立合作關系,將聯合騰訊和京東,充分利用各方的優勢互補,形成一個深度共贏合作的戰略聯盟,更好地服務互聯網用戶和消費者。同時,唯品會將與騰訊在微信平臺上展開全面合作,雙方將在未來不斷拓展更多更廣泛領域的戰略合作。唯品會也將與京東在品牌聯盟合作、流量聯盟合作等方面尋求共贏。
蓄謀已久的聯合
此次騰訊、京東、唯品會的“三軍會晤”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地方在于,此前唯品會面對阿里和京東在業務、輿論等各方面的比拼,一直保持著中立態度。此次接受騰訊、京東的入股,也正式意味著唯品會在陣營的選擇中表明了立場。
但實際上,唯品會與京東的曖昧關系在今年年中就已經有所體現。今年7月,唯品會首次站隊京東指責天貓要求商家簽署“獨家”合作的行為,并與京東發布聯合聲明。有消息人士稱,京東正和唯品會密談收并購事宜,最終或通過收購、入股或是換股等形式展開合作。盡管當時的京東和唯品會均對資本層面的合作進行了否認,但也難免引發業內人士的猜想。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商行業觀察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之所以當時沒有結合“6·18”或是“雙11”的熱點發布這一重磅消息,很可能是在收購價格上還沒有協商好。
根據股權認購協議顯示,騰訊、京東認購唯品會股票的溢價約55%。唯品會表示,這是一場在公允價格下達成的合作。此前唯品會曾表態,公司的股價被資本市場嚴重低估,在電商+金融+物流“三駕馬車”戰略布局下,唯品會未來的想象空間會更大。
尋求流量突破口
騰訊、京東和唯品會三方的聯手明顯是各取所需。就兩家電商企業而言,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要找到一個能夠爆發性增長流量的機會已經不多,而尋找一家“脾性”相近的合作伙伴是最合適的選擇。
對于唯品會來說,從此前發布的三季報也可以看出,在電商行業普遍要面對流量紅利消退難題的大背景下,盡管唯品會創下了連續20個季度的盈利紀錄,但也已呈現出營收增速放緩的態勢。根據財報信息顯示,唯品會近3個季度的營收增速分別為31.1%、30.3%、27.6%。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堅表示,盡管唯品會的成交額一直保持著上升的趨勢,但唯品會在美國股市的股價“降多漲少”,處于不被資本市場看好的尷尬局面,也因此導致了市值被低估。
在李勇堅看來,唯品會在選品以及對品牌管理與運營方面具有優勢,但平臺內的SKU數量有限,難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與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因此放緩的增長率也一定程度上是后勁不足的表現。
而對于京東來說,做大服飾市場一直有著勃勃雄心,但受限于市場格局,始終未能打開局面。此次聯手唯品會,正如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所說,唯品會擁有的管理團隊,以及在閃購電商和服裝業務上所表現出的實力,讓此次戰略合作水到渠成,并將創造出很好的協同效應。借助本次合作,將加快京東進軍女性消費者市場的步伐,并進一步擴大時尚業務的廣度和深度。
除此之外,根據唯品會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唯品會的用戶群體中,超過80%是女性用戶。對于以3C、數碼起家的京東來說,通過與唯品會聯手,不僅將帶來大量的女性用戶人群,還可以讓京東快速擴大女性消費市場。
搶占移動端優勢
除京東外,騰訊作為此次三方合作的另一位重要成員,同樣承載著擴大唯品會移動端通路的作用。唯品會表示,騰訊擁有完善的生態體系,將為唯品會提供流量和內容支持。根據去年12月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電商生命力報告》顯示,唯品會移動端用戶占比當時已達到90%。
騰訊總裁劉熾平進一步表示,此次騰訊成為唯品會的戰略投資者和伙伴,期待借助用戶流量、市場推廣和支付方案等合作方式,助力唯品會為中國崛起的中產階層提供品牌服飾以及其他產品類別。此外,憑借在營銷、支付、機器學習等方面的技術積累,騰訊將促進構建一個貫通線上線下、健康而多元化的零售生態系統。
對于騰訊來說,這其實已是繼投資永輝超市后,在一個月內又一次對零售行業加碼的舉措。此外,在當前騰訊的商業投資版圖中,也已集合了美團點評、58同城、京東等重磅玩家。李勇堅稱,社交已成為電商布局的新方向,對于以社交為核心的騰訊來說,一直希望在電商領域有所建樹,與京東聯手戰略投資唯品會也就順理成章。顯然,騰訊也希望借助唯品會加速自身的社交流量進行變現。
劍指阿里蘇寧
早在2015年阿里宣布入股蘇寧時曾一度引起行業地震。而從此次騰訊、京東、唯品會的合作內容來看,其中劍指阿里與蘇寧聯盟陣營的意味不言而喻,這也意味著電商行業“雙寡頭”的格局正式形成。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此前發布的《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國內B2C網絡零售市場占比前五分別為天貓、京東、唯品會、蘇寧、國美,所占份額分別為50.2%、24.5%、6.5%、5.4%和4.1%。京東和唯品會聯手后,盡管仍不及天貓所占份額,但在3C、數碼、家電、女裝等細分品類市場上明顯會有更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在北京中清研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看來,京東此前一直是天貓的頭號競爭對手,此番聯手后,京東將借助唯品會現有的影響力加速提升市場占有率,背后的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也將成為唯品會尋求新增長點的工具。而社交作為騰訊市場競爭的利器,與唯品會聯手后騰訊將加速顧客資產貨幣化,提升流量變現的效率,增加新的流量變現渠道。三方聯手,實則是圍饒流量變現和提升三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市場份額進行的布局,這也將壓縮阿里的市場空間。
李勇堅稱,京東、騰訊、唯品會三方聯手,或許在短期內難以撼動目前的電商市場格局,但長期來看,將對阿里系帶來沖擊。無論是阿里系還是京騰系,都在尋求各自網絡體系的差異化布局,然而形成差異化并不容易,雙方都是圍繞消費者需求布局。
(北京商報記者 吳文治 陳克遠 趙述評/文 李烝/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