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論道
阿里CEO張勇:數字經濟是實打實的實體經濟
“數字經濟就是實打實的實體經濟,是互聯網的思維、技術和實體經濟發生的化學反應。”12月4日,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全球數字經濟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演講中表示。
“過去很多討論都把互聯網世界和實體世界割裂開了,現在大家終于有了共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就是實體經濟整體提升的最關鍵的動能。”張勇說,“以新零售舉例,大數據驅動零售中的人、貨、場重構,才真正高效地實現了對消費者、貨品流轉和消費場景的洞察,這就是創新的動能。”
在演講中,張勇特地分享了阿里巴巴對數字經濟的三個觀點。
“首先,數字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持續的商業創新之間的持續融合。”張勇說,“無人超市那么熱,就是因為基于視覺計算的技術已經足夠成熟,而未來的無人超市遠遠不只是刷臉,而將是人流、商品流和消費場景的全面數字化提升。”
在張勇看來,數字經濟還能推動誠信社會。“數字經濟的核心就是每個商業行為都留下數據的痕跡,而這些數據被累積成信用,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被應用,產生良性的閉環,這必然將推動中國誠信社會的建設大踏步往前走。”
“第三,數字經濟必須是互惠前提下的合作的產物。”張勇指出,“天貓雙11就是社會大協同,今年的雙11更是全球商業資源的大共振。”在張勇看來,這樣的社會大協同之所以能自發發生,就是因為這對消費者、對商家、對整個社會經濟體系都有好處。
演講最后,張勇說:“數字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機會,在數字經濟的主題下,我們必將形成更多、更重要的中國方案來引領全球。”
Facebook全球副總裁石峰:正研發每秒100次的打字系統
12月4日,在烏鎮互聯網大會的“人工智能:讓生活更美好”分論壇上,Facebook全球副總裁石峰表示,人與機器之間的連通和溝通是非常重要,“我們有一個團隊,有60個人,正在共同創建一個能夠以每秒鐘100次的速度打字的系統,這個打字系統的速度比人類在智能手機上輸入速度要快5倍,這種打字的內容信息直接來源于我們的大腦。”
“我們可以將一些芯片植入到人的大腦里面,就知道人說話的時候大腦里邊會有什么樣的反應。”不過,石峰表示,這一研究還無法實行大規模的應用。
“我們不需要去依賴一個人來告訴我們他可能會有危險,我們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的技術來預見他會有相應的危險,或他可能會有自殺的傾向。”石峰說,Facebook會對用戶所發布的每一條狀態進行審核,當發現他如果有自殺傾向時,就會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會幫助他們去聯系親朋好友,給他們一個預警。
談到AI和人類關系時,石峰表示,智能手機可以幫助我們獲取很多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與其他的人互聯互通,“人工智能也是一樣的,它可以讓人變得更加聰明,更加具有創造性,而且生產效率也會更高。”
觀點分享
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兼總裁郭臺銘:
愿分享富士康累積40年大數據
4日下午,年近70歲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兼總裁郭臺銘發表主旨演講,希望把富士康40年來累積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分享給中小企業。
郭臺銘表示,富士康工廠每天產生數以億計的工業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平臺更是幾秒鐘就產生幾億個數據,“這些數據收集起來,可以自動化、移動化、影像化。”
“我們要在工業互聯網上做一個平臺,希望把我們40年來累積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和中小企業分享。”郭臺銘說。
獵豹移動公司CEO傅盛:“大連接時代”到處都是機會
獵豹移動公司CEO傅盛提出了“大連接時代”的到來。傅盛認為,在大連接時代,所有的文化和種族在互聯網信息的連接下,其實越來越顯得趨同化。而另一方面,大連接時代的超強AI的連接無處不在。
傅盛說他最近去硅谷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幾家公司有做模擬碰撞、模擬火箭發射等等,他發現整個物理世界正在數據化。所以傅盛認為,其實機會到處都是,但是獵豹移動更專注于機器人,因為他覺得人越來越不愛生孩子了,未來給全世界提供廉價勞動力的,只有可能是機器人了。
聯想CEO楊元慶:AI應該翻譯成“增強智能”
可以說,人工智能成為了今年烏鎮最大熱點,不過聯想CEO楊元慶卻表達了不同的觀點。楊元慶認為,“AI”,現在的翻譯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他認為可能更好的翻譯應該是“增強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在楊元慶看來,人工智能不是為了取代人的智能,而是在人的智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人的智能。
此外,在下午的答記者問環節,針對多位嘉賓提到中國科技發展開始領先的現象,楊元慶也有不同的意見,他認為中國目前還不能自以為是。楊元慶解釋說:“比如半導體,中國的技術都不如人家。再比如每臺電腦都需要的內存,中國沒有自己的技術。在這種關鍵技術上的缺失,中國要有清醒的認識。”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孟梅崔江王婷劉彬煥浙江烏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