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4年,是山西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系統性、塌方式”的嚴重腐敗震驚全國。中央對山西的腐敗進行了嚴肅查處,對省委班子作出了重大調整,7名省級領導干部被立案調查,全年處分市廳級干部45人、縣處級干部545人,全省累計處分違紀黨員干部15450人。反腐之風可謂空前絕后。
不過另一方面,“一查就是一幫,一動就是塌方”的大力反腐也造成山西大量干部崗位空缺,省管干部空缺近300人。匡正用人風氣,把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成為調整后山西省委領導班子面臨的當務之急。
23日,山西省委調整后首批選拔的16名省管干部,經過層層關口篩選出爐,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怎樣杜絕干部帶病提拔?如何保證干部任用后不滋生腐敗?
昨天上午的山西省委會議室里,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等五名省委常委對呂梁市、省交通運輸廳新任職的省管領導干部進行任前集體談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盛茂林宣讀省委、省政府任命文件:
盛茂林:經省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張廣勇同志任呂梁市委委員、常委、提名為呂梁市副市長人選,已經報告呂梁市……張敬平同志任呂梁市委委員、常委,竟暉同志任呂梁市委委員、常委,提名為呂梁市副市長人選,馬文革同志任呂梁市委委員、常委、孝義市市委書記……
盡管只是一次普通的干部任前談話,但是對于山西省來講卻意義非比尋常,這是2014年9月,新的山西省委常委班子第一次提拔調整使用干部,主要派往山西省發生腐敗問題較為嚴重的呂梁市和交通廳系統,這在全省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導向性,標志著山西省基層重建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全社會高度關注,廣大干部群眾寄予厚望。
中共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你們這批干部是在省委改組性重大調整之后第一批調整提拔使用的干部,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省委對這批干部的選拔任用特殊重視,下了大功夫。
2014年,山西省開始查處震驚全國的系統性、塌方式嚴重腐敗,僅僅呂梁市就有兩任市委書記、一任市長被查處,而發生在山西省交通廳的系統腐敗窩案則涉及多人,兩任交通廳長都被查處。
查處腐敗,造成很多崗位干部空缺,而防止干部帶病上崗也并不容易,在一個腐敗重災區地市,山西省委組織部采取了很多辦法遴選適合擔任縣委書記的干部,直接談話622人,這個基礎上形成一個名單,結果,排在第二位的備選人員,在半個多月時間就被牽進去了,還有一個排位靠前的干部,還向組織自薦,打包票自己沒問題,結果一個月內也掉進去了。
一方面是大量的干部空缺,工作亟待推進,一方面不能把帶病的干部提拔上去,還要保證干部提拔后不會滋生腐敗。
如何破解選人用人難題?
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總結反思用人腐敗的教訓,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沒有規矩,或者有規矩也不按規矩辦事,第一,先立規矩后選人。
先立規矩后選人。幾個月來,山西省委先后深入6個市21個縣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又召開了7次座談會,在這個基礎上出臺了《關于做好甄別處理一批、調整退出一批、掌握使用一批干部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縣委書記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的意見》和《省管干部動議醞釀議事規則》等三個指導性操作性比較強的文件,對干部選任工作中的每個環節都做了明確規定。
省委書記王儒林:從呂梁選拔出來的四位縣委書記就經歷了六道關口,一是呂梁市組織部對摸底提出的符合條件的這些人選所有的信訪舉報、黨紀政紀處理、三齡兩歷一身份等等各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初審。第二個關口是市紀委談話核實,第三個關口是市紀委專項審核,對初步確定人選由市紀委牽頭組成專項審核組,對入圍人員包括配偶共同生活子女的房產、經商辦企業等情況逐一進行專項核查。
此后,差額選送的名單還要經過省紀委審查、廉政考察以及省委組織部和省紀委的共同核查,確定擬任人選在省級媒體公示之后,省委組織部和省紀委對來信舉報反映的所有問題逐一認真核查。
王儒林:在嚴格執行中央有關規定的前提下,我們又從實際出發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公開了考察對象相關信息和考察組成員有關情況,目的就是更好地接受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監督。更加注重發現問題,強化體檢式考察,對考察對象成長的重要歷史節點和群眾有反映的問題都進行調查核實,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層層把關,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防止帶病提拔。
通過查檔案,查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查業績,查案件,查年終考核結果、查巡視反饋意見等相關資料,六查把干部的基本情況摸清摸透。此外,山西省還發放調查問卷三千多份,采取個別談話、定向走訪、隨機暗訪等多種方式廣泛了解民意,僅僅談話一項,組織部門在呂梁就談了620多人,在交通廳系統談了380多人,延伸拓展考察,對考察對象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有了深入立體式了解。而“零容忍”態度對待違反組織人事紀律的行為,使得整個選任過程沒有發現跑官要官的,也沒有說情打招呼的。
王儒林:一個是千方百計把黨放心、人民滿意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二是高度重視把被驅逐的良幣找回來用起來。三是正確處理信訪舉報反映的問題,包括對公示期間反映的所有問題都認真進行的核查,而且還進行了延伸核查,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對有不足有失誤甚至有一些錯誤,但不影響提拔使用的也要大膽使用。山西大多數干部也是好的,這不是空話,不是口號,而是我們始終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
關鍵時刻,臨危受命,這次選用的省管干部也深刻感受到肩頭沉甸甸的責任,從山西省政府副秘書長崗位上選任呂梁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的張廣勇表示:
張廣勇:得到省委的信任,成為省委掌握使用的第一批干部,感到十分的榮幸,我們堅決擁護省委的決定,堅決服從組織安排,盡快的適應新環境,適應新崗位,轉換新角色,投入新工作。
權力大必然誘惑多, 新任呂梁市柳林縣委書記的郝繼平提出,當好一名縣委書記,一定要嚴守政治紀律,守規矩,有底線。
郝繼平:縣委書記的這個位置說到底是因為權力大,誘惑也大,廉潔自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受不住廉潔自律這條底線,影響更大,危險更大,自己告誡自己,如果達不到這一條就千萬不要去干這個活,保證自己這守住底線的基礎上履職盡責。
既要防止帶病提拔,還要防止提拔后滋生腐敗,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如果監督不力,造成干部提拔后生病,除了追究當事人責任,組織上的責任不可推卸,也要追究。
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提拔后生病”,我們就要負責任,負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如果上崗后又出了問題,當事人要嚴肅查處,我們組織上將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也要追究責任。
據了解,“甄別處理一批不廉潔、亂作為的干部,調整退出一批不勝任、不作為的干部,掌握使用一批敢擔當、善作為的好干部”,三個一批并不是山西省委的權宜之計,而是要把階段性工作轉變成常態工作,轉變成管長遠、管根本的制度成果,山西將形成全省干部工作的處理懲治、調整退出、選拔使用三個長效機制,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崗位的干部選用工作將全程民主、全程差額、全程署名、全程留痕、全程監督和全程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