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介紹,高考改革方案今日發布,文理不分科、英語退出高考(注:外語一年可考兩次)將揭曉。
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公告,2014年9月4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舉行新聞發布會,屆時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劉利民及部長助理林蕙青將會介紹《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推薦閱讀:高考改革方案內容全文(最新)
高考改革方案要點:
1、2014年啟動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2020年基本形成
2、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
3、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數外(外語可考2次)+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14門隨學隨考,學生從史、地、政、理、化、生中自選3門成績計入總分)。
4、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
5、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
6、嚴格控制自主招生規模;
7、推行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
明細高考文理不分科、英語一年考兩次今日揭曉
在教育部總體改革方案發布后,今年內各省將結合本地實際陸續出臺改革實施方案,并在部分省份和高校開展高考改革試點,在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試招生制度,實現改革總體目標。
在之前召開的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報告,習主席指出“要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
此前,教育部曾表示,2014年年內將出臺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和關于高考、外語一年多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違規處理等5個配套“實施意見”。統考內容和方式有突破。首先,調整科目,不分文理科,增強考試的綜合性,促進學生全面均衡發展。同時,外語考試不再在統考時舉行,實行社會化考試,由學生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可一年多考,將最好成績計入統考總分。
這樣的改革,和國外發達國家的大學招生考試有相似之處。據了解,美國大學錄取新生的標準包括:高中畢業前一年的學年平均成績、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AT)的成績及學生的社交參與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