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修路曲折
“巴新地方鐵路是阜新經濟轉型的重要項目,對阜新乃至遼寧全省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項目提出以后,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支持,也得到了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時任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曾表示,巴新地方鐵路是在“政府主導、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指導下核準批復的,符合國家鐵路建設的改革方向。
錫盟為了支持巴新鐵路,專門出臺《錫林郭勒盟關于支持巴新鐵路建設的意見》,通遼市、赤峰市為支持這個項目建設,也相繼出臺了專門的優惠政策。
“阜新市政府提出,你們修鐵路有什么困難,我們政府派人成立專門的小組。”熟悉王春成的人士說,但在修建過程中,征地動遷、跨鐵道、跨公路、跨高壓線的協調難度超乎想象,“有些鐵路、高壓線是國家的、國企的,有些道路是公用的。”這也是預期三年的工期,直至七年仍未完工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直接的掣肘當然還是資金問題。在項目建設初期,沒有任何外部資金進入的情況下,春成集團以自有資金啟動了項目建設。“在2009年巴新鐵路公司成立之前,是春成集團主導建設了兩個隧道和一個大橋。”阜新市鐵路辦人士透露,“如果當時不開工的話,再等其它公司注資進來,項目至今也不可能成立,所以當時靈活處理這個事情。”
開工之前,春成集團也曾未雨綢繆,試圖聯合遼寧本地能源企業投資巴新鐵路。
2006年12月18日,巴新鐵路建設項目投資簽字儀式在沈陽舉行,春成集團與多家公司簽署協議:春成集團出資7.83億元,占總股比的41%;鐵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5.73億元,占總股比的30%;阜礦集團出資3.63億元,占總股比的19%;阜新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91億元,占總股比的10%。
但是,當2009年6月巴新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注冊時,國企們卻悉數缺席。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設立時,1億元注冊資金均由王春成控制的四家公司分攤。此后,由王春成控制的企業一路單方面增資至7.61億元。
此后在實際修建過程中,雪球越滾越大,投資由原來的47.57億元擴大到58億元,最后又調整變為77.2億元,還有物價上漲、征地拆遷等因素的變化,以及原來是地方鐵路一級后來變為國家鐵路二級,指標的調整也使投資增加。“王的想法很簡單,此前鑫園鐵路都修成了,他沒有考慮到這條鐵路的復雜性。”阜新鐵路辦人士說。
與巨大的資金需求相比,王春成的自有資金杯水車薪。在信貸受阻的情況下,他只能被迫靠稀釋股權來融資。2010年4月,江西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出資9.8億元占股55.77%,春成公司以7.61億元占股43.31%,總注冊資本增至17.57億元。
此后數年,經過頻繁的股東進退,目前鐵路公司的股權結構為:春成集團出資15.997億元占股61.5269%,大唐國際出資5.2億元占股20%,鐵法煤業出資2.6億元占股10%,馬鞍山豐嘉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出資2.093億元占股8.05%,其余股份由王的其他公司持有。
對于大小企業的股權進退,阜新市鐵路辦人士認為:“大唐在內蒙古有煤礦,在阜新有煤制氣項目,如果參與進運輸線來,肯定對自己有利,盡可能地要大股比,自己的煤礦不能受運輸的制約。此外,各家股東之間的磨合協商,出于對自身利益及長遠發展的規劃,也會影響投資決策。”
由于資金鏈緊張,在2010年至2012年的三年間,巴新鐵路一直處于停工或半停工狀態,直至新增注冊資本金以及國開行遼寧、內蒙古分行貸款到位。
不確定的命運
在尚未拿到國家發改委核準以前,這條原本作為企業煤運通道的鐵路,就已被納入中蒙聯合構筑歐亞新通道的國際戰略之中。
2008年,在王春成順利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同一年,春成集團在烏蘭巴托與蒙方達成共識,春成集團愿意出資對蒙方境內珠喬鐵路進行勘測、設計,并完成預可研報告。此后,作為中方業主的春成集團,不時與阜新市、錫盟以及背后的兩省(區)領導一起與蒙方接洽。
按照錫盟方面最初的設想,除了修建巴新線以外,王春成還要修建巴珠線,原本還為此給王配置了吉林郭勒煤礦。由于資金掣肘,春成集團連修建巴新線的資金都成問題,這個設想后無人提起。
2008年9月,總投資41.77億元的巴珠線項目公司成立時,1億元的注冊資本金中,內蒙古集通公司占股35%、國電能源占股20%、華潤電力占股20%、大唐國際占股20%、錫盟平臺公司興富投資占股5%。
2014年4月,由于國電能源欲大幅減持,各方順勢進行增資擴股,對股權進行了調整。在增資至17.4億元后,王春成控股的巴新鐵路公司持有巴珠鐵路公司15%股權。加之正在與蒙古接洽的珠喬線,王春成的控制力遍及整個跨國項目的一二三期工程,可謂民間“鐵路大亨”。
修建一條鐵路需要協調的事務可謂千頭萬緒,王春成需要不斷與相關政界人士打交道,包括國家發改委領導、原鐵道部和路局領導,以及沿途橫跨的兩省(區)四市九旗縣政府領導、各家金融機構等。
與如此之多的部門打交道同時,不免存在利益輸送。上述人士介紹,他在外面一天到晚不帶秘書,自己來回跑,這類事都是親力親為。王春成每天都在凌晨三四點才睡覺,頻繁開會,到下班了沒吃飯,就在辦公室吃飯。平時飛來飛去,很多時候就在飛機上睡。這位人士說,常年不規律的生活下,王春成得了糖尿病,精神壓力很大。“他說自己一年365天有364天睡不好覺,每天一睜眼,銀行那邊好幾千萬利息等著。”春成集團一家下屬子公司的負責人介紹。
曾經最感掣肘的資金問題,并未擊垮王春成。但如今,朝夕間傾覆的高端政界人脈卻成為這位“鐵路大亨”巨大的隱患。雖然春成集團不愿意承認這一點。
阜新市鐵路辦內部人士透露,“國開行內蒙古分行、遼寧分行負責人曾在王春成出事后到企業溝通,他們(春成集團)說這么大的企業不會有什么影響。”這位人士介紹,巴新鐵路有60公里在遼寧,427公里在內蒙古,在遼寧境內已經鋪通了,內蒙古部分也接近完工。
即便項目不受影響,王春成的個人命運也已經被推上不確定的軌道。(記者 張硯 李恩樹 實習生 冼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