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表:實現中國夢的戰略指引 新華社記者 胥曉璇 編制
這是開創未來的科學指引——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仍然需要保持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習近平
100年前,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100年來,真理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不斷指引中國取得新成就、開創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創造性地堅持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開辟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能夠取得新成就、開創新局面,根本就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科學指導。
理性思考國家前途命運,深刻把握世情國情黨情;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在全新實踐中總結歸納;繼承發展傳統文化,學習借鑒人類文明……5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植根于更加深厚的土壤,生長在更加寬廣的空間,煥發出勃勃生機。
這是2017年10月1日在北京東單路口拍攝的“五位一體”花壇。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從確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提出中國夢,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把握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到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從“三個自信”拓展為“四個自信”……5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涵外延不斷擴展、實現路徑愈發清晰。
夢想,擁有穿越時空的力量。
走過“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昨天,跨越“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今天,中國夢指引當代中國邁向“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明天。
黨的十八大閉幕兩周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鮮明地提出這個宏大的時代命題。
俄羅斯知名政論家塔夫羅夫斯基說,習近平上任僅兩周即提出了中國夢的戰略構想,其中“兩個一百年”目標具體、可操作性強,體現了這位中共領袖自加壓力、負重前行、主動作為的歷史擔當。
夢想在前,使命召喚。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什么是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這個重大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深刻闡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新理念展現發展新圖景——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深刻調整和變革,中國如何發展?朝什么方向發展?
資料漫畫:共進 新華社發 商海春 作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深入思考和把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方位,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新思想指導發展新實踐——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需要治國理政新思想來統領。
5年來,從改革發展穩定到內政外交國防,再到治黨治國治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全局、著眼長遠,構建了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系統完整的創新理論體系。
經濟建設上,提出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政治建設上,提出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文化建設上,提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社會建設上,提出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上,提出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戰略著眼發展新目標——
5年來,隨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漸次展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逐漸清晰起來,完整展現出來。
對世界發展大勢的科學判斷,對中國發展方略的深邃思考,對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切關懷。
“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思想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全局視野和戰略眼光,標志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進入一個新境界。”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說。
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原創性貢獻,這就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擔當,也是我們黨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