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陜西省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5年,陜西出臺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穩增長”強力政策措施,全省經濟增速逐季回升。初步核算,2015年陜西省實現生產總值18171.86億元,比上年增長8%,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2015年中國各省市GDP數據排名及增速正匯總,歡迎圍觀。
成績 全年經濟總量前移至第15位
2015年一季度GDP增速僅為6.9%,近20年來首次低于全國增速。陜西采取一系列舉措追趕超越,全年實現了8%的增長速度。同時,支撐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如工業、投資等增速出現大幅回落。
2015年陜西省GDP增速較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別加快0.4、0.7和1.1個百分點,呈逐季回升態勢。總量超過內蒙古,位次前移至全國第15位。
亮點 第三產業增速趕超GDP增速
據了解,第三產業占比提升,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成為2015年陜西省經濟企穩回升的重要支撐力量。
“十二五”前四年,陜西省第三產業增速一直低于GDP增速。2015年第三產業增速開始高出GDP增速1.6個百分點。2015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9.7%,較2014年提高2.7個百分點,為2004年以來的最高值。
走勢 今年經濟發展將呈良好開局
昨日,陜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張曉光表示,因為服務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與全國一樣,融入服務業帶動經濟增長的大格局中,因此“今年陜西經濟發展會有一個良好的開局”。
記者了解到,因為陜西地理位置優越,加上工業體系完善,陜西經濟發展面臨著“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難得機遇。此外,陜西科技力量、教育資源在全國雄踞前列,面臨著創新發展的機遇。
但是經濟發展中有一些問題不容忽視。如國際大宗產品、能源價格還在波動;農村脫貧任務依然繁重;煤炭、水泥、鋼材等產業產能過剩,去產能對經濟發展也會帶來一定影響。
農業:實現“十二連豐”
農業穩定增長,連續12年穩定在千萬噸以上,屬豐產,蘋果、獼猴桃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2015年,糧食產量達到1226.8萬噸,比上年增長2.4%,實現“十二連豐”。其中,夏糧產量491.7萬噸,秋糧產量735.1萬噸。全年生豬存欄845.99萬頭、牛存欄146.75萬頭,比上年分別下降3.8%和2.6%;家禽存欄6733.62萬只、羊存欄701.93萬只,分別增長1.7%和0.3%;豬牛羊禽肉類產量114.68萬噸,下降0.4%;牛奶產量141.19萬噸,下降2.4%。
工業:走出低谷
工業緩中企穩。主要支柱產業能源工業逐步走出低谷,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1.3%轉為全年增長1.5%。2015年,陜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其中,輕工業增長13.5%,重工業增長5.8%。分能源和非能源工業看,能源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非能源工業增長13%,增速高于能源工業11.5個百分點。從高技術產業看,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5.9%,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8.9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9.7%。
投資:穩步增長
2015年,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9826.65億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民間投資9066.37億元,增長7.5%,占固定資產投資的45.7%。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12.8%,較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2494.29億元,比上年增長2.8%;商品房銷售面積2978.94萬平方米,下降3.7%。
消費:穩中趨好
陜西省社會消費品市場穩中趨緩、緩中向好。2015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78.11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4055.06億元,增長7.7%。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3855.55億元,比上年增長7.8%。按用途分,吃類商品零售469.33億元,增長16.8%;穿類524.77億元,增長9.7%;用類2861.45億元,增長6.2%。
外貿:高速增長
2015年,金融存貸款穩定增加。年末陜西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1760.61億元,較年初新增2913.23億元。其中,新增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460.44億元,占全部新增貸款的比重達84.5%。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2415.24億元,較年初新增3996.96億元。
同時,對外貿易高速增長。2015年陜西省進出口總額1895.66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出口918.52億元,增長7.4%;進口977.14億元,增長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