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起建設方面的成就,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邵武市城南巨大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邵武城的南部人煙稀少,到處是荒地野坡,一片凄涼。這里唯有的一個小村莊,沒有一棟時尚的樓房,只有一些矮小破舊的土木房屋,無法使人們安心居住。狹窄的沙土道路,坑坑洼洼,崎嶇難行,雨天遍地泥漿,晴天塵土飛揚。這里沒有商品市場,需要購買衣服、鞋襪和其它日常生活用品,都要步行過古山溪,到城區的商店購買。想在城南吃個點心,都找不到一個適合的餐飲店,更沒有什么文化體育活動場所。
隨著改革開放前進的步伐,邵武的城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換上了美好的新裝。遼闊的原野和被推平的山坡上,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平坦的道路縱橫交叉,與城區緊密連成一片。先后建成了城南新天地、西湖麗景、丹溪風情、財富花園、巴黎春天、閩星花園、澳鄉棕櫚泉、花香維也納、越秀苑、觀山悅和同富等居民住宅新區,以及一片片精美的高級別墅。新區內機構人員齊全,基礎設施齊備,規劃設計新穎。有些小區還建有風景園、景觀湖、文娛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健康服務室和體育活動場所。開辦了商店,托兒所、幼兒園,設立了心里咨詢室、醫療保健室、業主服務點、老人照料服務中心等。
根據邵武市委、市政府有關“城市社會化,社區小區化,小區規范化”的要求,市里不少部門和單位已陸續遷往城南新區。通泰街道在城南成立了下南寮經管會和向南、城富、嚴羽等社區,通過建立健全社區工作機制,加強隊伍建設,改善辦公條件,美化社區環境,發展社區文化等措施,進一步促進了城南面貌的日新月異。在交通方面,新建的華光南路、城南大道、八一南路、嚴羽大道、內環路、外環路、張三豐大道和316國道等,寬闊平坦,四通八達,并且興建了大小停車場。公交車、客運車、貨車、摩托車等各種大小車輛南來北往,東奔西跑,暢通無阻,大大地方便了群眾的出行。在教育方面,興建的實驗小學城南新天地分校,大大地方便了孩子們上學。在商業方面建有中央商業大街、城南興福興超市、永輝超市、果蔬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等,多條街道的店鋪內,各種商品種類繁多,吃的、穿的、用的琳瑯滿目,任人選購。同時城南還開辦有龍都國際、財富花園和凱旋城等大小酒店和許多菜館以及各種餐飲食店,為居民的生活進一步提供了方便。
為了讓廣大市民享受優美的生態環境,市政府在城南興建和完善了福山森林公園、嚴羽公園、中央景觀公園、含笑公園以及平安文化等公園,為大家提供了優良的游覽、休閑、娛樂場所。在古山溪畔的景觀帶上建造的樓房、亭、臺、廊、橋和綠化道兩旁栽種的樹木、花卉等,不僅給城南增添了亮麗的風景,而且也成為人們沐浴陽光,乘涼避暑,賞花觀景的理想休閑地方。
邵武市政府從2006年開始,還在古山溪左岸規劃和建設植物園、水上廣場、攀巖公園和生態湖景觀。興建新的中小學校、人民醫院、養老院和大型文體育場館等綜合性的生態城,讓廣大群眾過上更加方便、舒適、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