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桃子成熟上市時節,建甌市南雅鎮大康村的500多畝桃子喜獲豐收,桃園里,采摘工作忙不停,一幅熱鬧景象。
地勢高、晝夜溫差大的地理條件成就了大康村獨特的農業優勢,近年,大康村種植了3000余棵觀賞桃樹,每年三月桃花盛開之際,都會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欣賞桃園盛景,到了桃子成熟時,又有眾多游人到這里體驗采摘樂趣。賞花、采摘、賣果……“桃經濟”已成為大康村的增收主產業。
走進桃園,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桃樹郁郁蔥蔥,一個個成熟桃子掛滿了枝頭,飄來陣陣果香。綠樹掩映間,果農正在桃林間來回穿梭,采摘成熟的桃子。“今年的桃子品質好,汁水豐富、肉質緊密,最大單果重達400克。”村黨支部書記盧人機介紹,大康村桃樹種植面積500余畝,主要有白鳳水蜜桃、甜桃等品種,畝產量2000多公斤,年產值500多萬元。
盯準“桃經濟”,這幾年,大康村圍繞種植戶最關心的桃樹種植管理、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邀請科技特派員、林果專家進行現場授課,手把手教會村民種出好桃子。同時,在省級科技特派員裴朝鑒指導下,村里加強與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合作,引進適應性強、品質優、產量高和市場競爭力強的品種,采用有機肥、生物農藥等環保種植方式,減少化肥、農藥對土壤和水的污染,確保果實安全健康、香甜可口。
如今,借助互聯網的東風,大康村一半以上的果農進行線上銷售,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這是剛剛采摘下來的桃子,可以看到,它的汁水非常豐富。”村民盧壽銪最近忙著在短視頻銷售平臺賣桃子,一個多月來,他就通過互聯網銷售了超過5000公斤桃子,根據果子大小挑揀分筐,以每公斤16至32元的價格包郵銷售。“原來都是賣給客商,價格不是很好。現在通過抖音、微信等平臺,售價提升了近30%。”盧壽銪開心地表示,借助直播平臺,可以直觀地向新老顧客展示桃子的質量,以及采摘、挑選好果的全過程,“大康桃子”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進一步顯現。
依托良好的生態,目前,大康村將桃產業與旅游資源相結合,正在打造200畝集觀光、采摘、休閑于一體的農業旅游項目——大康村桃花觀賞基地。桃子香甜,大康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