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近年來,南安企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大,新技術、新應用、新成果層出不窮,帶動產業實現跨越發展。截至目前,南安創新型中小企業數量共有168家,占全省5.6%,居全省90個縣(市、區)第二位;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7家,省級龍頭企業36家,均居泉州各縣(市、區)前列。
這一系列亮眼成績的背后,不僅有企業在市場浪潮中奮勇拼搏的創新動力,也有政府在企業研發投入、數字轉型、產業協作等維度精準施策,為創新之路保駕護航。
“真金白銀”推動升級院企合作“賽馬”攻關
在南安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傳統石材產業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綠色化與智能化變革。曾幾何時,石材加工行業因其笨重的機械、刺耳的噪聲、產生大量石粉而備受詬病。然而,隨著線鋸技術的引入與普及,這一局面正悄然發生改變。
近日,記者來到泉州市磊揚石材有限公司,只見幾臺線鋸合理地布局在車間內,正高效運轉著。與傳統石材加工機械截然不同,這些線鋸在運行時僅發出輕微的聲響,宛如溪流潺潺,完全不影響車間內的正常交流。此外,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石粉很少,而且排出的廢水也是清澈的。
磊揚石材總經理曾惠騰介紹,線鋸切割的石材縫隙僅有0.4毫米左右,約為傳統工藝的十分之一,一塊石頭原來產生4噸左右的石粉,如今只有幾百公斤,極大減少了石粉產生和原石浪費。
回想起線鋸技術的推廣之路,曾惠騰感慨萬千。2021年,磊揚石材攜手廈門品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開啟了線鋸研發合作。兩年前,曾惠騰向別人分享前沿的線鋸工藝,并未得到認可,甚至遭遇了諸多質疑。不過,在南安市工信局等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的敏銳洞察和大力推動下,石材加工“粗笨重”的困境,猶如堅固冰川豁開一個口子。
“如今,南安已擁有數十家專注于線鋸生產的企業,石材產業內更是配備了上百臺線鋸設備。”曾惠騰興奮地說。
去年6月,南安適時發布《推廣運用石材線鋸促進石材企業增產增效若干措施》,用“真金白銀”激勵企業進行設備改造、技術升級。磊揚石材也成了首批購置新設備、共享超500萬元補助“大禮”的19家企業之一。
為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線鋸技術的應用效果,今年5月,南安市大院大所“賽馬”活動啟動,由南安市石材協會發布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賽馬”項目需求方向,各科研院所牽頭、聯合南安石材生產企業和線鋸裝備生產企業組團進行攻關比拼,推動解決金剛線鋸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張力控制、斷線等“卡脖子”問題。
在政策助推和技術加持下,金剛線鋸快速進入南安各石材企業,至今已有180多臺金剛線鋸設備投入生產,它們正以高效、環保的姿態引領著石材產業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持續推進智能制造技改投資超百億元
位于霞美鎮的全球首座萬噸級鑄造3D打印全流程智能工廠——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泉州)中心(簡稱“泉州中心”),于2023年初正式投用,它是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在這里,技術人員僅需輕點鼠標,設定好指令和參數,鋪砂器便即刻啟動,精準高效地完成鋪砂作業。這一創新技術徹底顛覆了傳統鑄造工藝,不僅實現了無廢砂、無粉塵排放的綠色生產,同時省去了模具制作、吊車操作及重體力勞動的需求,更在溫度控制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精準度。
據了解,傳統鑄件離不開模具制作,從工藝設計到產品出來需要30天到40天。而泉州中心的鑄造產品基本上20天內能實現交付,極大縮短了制備周期,降低了成本。同時,難以制作曲面等復雜構件的難題迎刃而解。
“泉州中心的建立,開創了鑄造行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新模式,輻射南安及周邊鑄造產業鏈企業和裝備制造業,將助推區域鑄造行業的轉型升級。”南安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泉州中心總投資約2.54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一期共投入10臺3D打印機。
近年來,南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持續加大力度推進柔性制造、機器換工、智能制造、“數控一代”示范工程,累計技改投資超百億元。目前,南安已擁有2000多條自動化生產線,上云上平臺企業超300家,省級智能制造重點項目39個,建成12個泉州市級“數字化車間”。
為提升企業技改投資動力,南安專門出臺“四好四更優”22條措施,以融資貸款接續、要素供給保障、辦事審批服務、執法監管態度“四好”親商惠商助商,并成立推動企業技改投資工作服務專班,主動靠前跟蹤協調,協助企業辦理開工前期手續,緊盯已開工重點工業投資項目進度,幫助解決影響建設、阻礙推進的用地等要素保障問題。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在堅持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市場作用的基礎上,拿出更多“真金白銀”,加力支持“兩新”工作,針對部分企業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這次拿出的規模總量達到3000億元左右,其中,設備更新資金規模將近1500億元。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充分發揮中央資金的牽引和帶動作用,從而支持更多企業實施設備更新。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泉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南安近期也出臺了《南安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工作方案》,明確“到2027年,全市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的總體目標。
未來,隨著先進裝備推廣應用、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重點行業設備淘汰更新和推動科研平臺成果落地轉化的加快推動,南安的“生產端”將進一步升級,助力產業發展更興。(記者 朱曉西 黃奕群 通訊員 林俊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