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今年南安將繼續投入600萬元建設坂頭水庫灌區節水灌溉配套改造項目,將不斷改造干渠和支渠防滲能力,推廣低壓管灌示范500畝,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7000畝。
南安今年將投600萬改造坂頭水庫灌區節水配套
昨日,記者在英都鎮坂頭水庫附近看到,地處半山坡的輸水渠道在田間蜿蜒,里面流動的清水是當地村民的“寶貝”,四季滋潤著沿線農田。
“從2009年起,坂頭水庫啟動灌區節水灌溉配套改造工程建設。至今,已完成4期工程,完成7公里的渠道改造工作。”坂頭水電站站長洪清霄說,本月中旬將啟動第5期建設,對2.8公里的渠道進行改造。
洪清霄告訴記者,整條輸水渠道總長12.8公里,橫穿英都、翔云12個自然村,每年無償為下游1.35萬畝農田提供灌溉用水。
“工程采取逐年逐步對12.8公里輸水渠道進行改造,通過砌磚、抹水泥等方式,將渠道硬化并拓寬。”洪清霄說,渠道最窄也有3米寬,最寬可以達到6米。
對于為何要進行配套改造,洪清霄表示,坂頭水電站建于上世紀70年代初期,部分渠道老化,在惡劣天氣下會出現垮渠等現象。
“以往,碰到臺風天時,雨大風大,出現垮渠,淹沒道路、田地、豬舍等,給農民造成損失。”洪清霄粗略估算,平均一年要垮3次。如今逐步改造建設后,沿線英都、翔云12個自然村都將受益,受益村民達3萬多人。
此次,除了輸水渠道的改造工程建設外,還將對在坂頭水庫下游的英都鎮良山村泉珍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進行資金支持,推廣低壓管灌示范500畝。
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坂頭水庫灌區節水灌溉配套改造工程完工后,將提高當地農業綜合生產和抗御自然災害能力,為完善小型農田水利長效機制打下基礎,實現基本農田“旱能灌、澇能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