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修好后,林區安全有了保障,我們出行更便利,產業發展也更有盼頭了。”近日,在南安市向陽鄉坂美林場的森林防火應急道上,向陽鄉坂美林場場長林江水感慨道。
坂美林場共建設森林防火應急道路3條,總長度5.33公里,投用后可覆蓋主要林區重要火險點。
2024年以來,南安大力推進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不僅完善了森林防火基礎設施,提升了林火預防和撲救能力,還為周邊群眾出行和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提供了便利,讓周邊村民能夠更直接、更方便享受森林資源帶來的經濟效益。
打通林區“生命通道”建設51條森林防火應急道路
初春的南安,群山疊翠,萬物復蘇。
走進向陽鄉坂美林場,只見蜿蜒曲折的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宛如一條飄揚的絲帶,在林場茂密的林間,延展至山林各處,偶有群眾沿著森林防火應急道路漫步,享受“天然氧吧”的饋贈。
坂美林場山地總面積超1.2萬畝,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然而,復雜的地形和密集的林區也給森林防火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之前林區內道路存在不暢通現象,部分還是土路、斷頭路,一旦發生火情,救援力量和物資難以快速抵達,防火壓力巨大。”林江水坦言。
為此,坂美林場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應運而生。“森林防火應急道路,是林區的‘生命通道’,建成后,一旦出現火情,救援力量和物資能快速抵達,大幅提升了森林防火的應急處置能力。”林江水介紹,2024年,坂美林場共建設森林防火應急道路3條,總長度5.33公里,投用后可覆蓋主要林區重要火險點。
坂美林場森林防火應急道路的投用,正是南安積極推進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項目的一個生動寫照。
2024年以來,南安大力推進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建設完成51條森林防火應急道路,總長達140.166公里,總投資8194萬元,覆蓋溪美、向陽、樂峰、洪瀨、英都、水頭、翔云、碼頭等8個鄉鎮(街道)以及五臺山、羅山等2個國有林場。
南安市林業局森林防火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森林防火應急道路是指以護林防火為主要用途的道路,是連接森林各個區域的關鍵基礎設施,在阻隔林火,巡山護林,野外火源管理,撲救兵力投送,撲火機具、設備、食品等后勤保障物資的輸送補給方面,以及在實施科學高效撲救指揮等工作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該批次森林防火應急道路投用后,將覆蓋林地面積15.49萬畝,縮短救火距離76公里,形成區域內森林防火半小時快速反應圈,有力提升火情早期處置能力。”該工作人員表示。
把防火應急道路建成便民路受益群眾超8萬人
在南安這片綠意盎然的土地上,一條條蜿蜒曲折的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如同守護綠色屏障的“生命線”,正悄然改變著林區的面貌,不僅成為森林防火和資源保護管理的“快捷通道”,更是推動地方發展、造福百姓的希望之路。
“這條路不僅是森林防火路,更是產業振興路、群眾幸福路。”林江水告訴記者,坂美林場內種有靈芝、油茶、石橄欖、黃精、草珊瑚等林業經濟作物,此前由于該道路為土路,進出非常麻煩,而森林防火道路打通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防火道路不僅便于周邊群眾進山勞作,還便于林場林產品的運輸銷售,推動了林產品銷售、林下種植、養殖等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提升了林區的綜合經濟實力。”林江水表示,此外,坂美林場內還有坂美二級水電站,防火道路還便于該水電站工作人員出行。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英都鎮紫山村。紫山村新修通的4.09公里防火道路,涉及紫山村、坪山村及石山村。該線路建設后,紫山村至石山村的距離可縮短5公里,利于巡山護林、森林防火,線路管護面積3665畝,改善紫山村、坂頭村、仕林村和石山村等多個村落超1.5萬名群眾的生產生活通行條件。
“原來我們去英都鎮區只有一條路,不好走還很繞,現在走防火應急道路,路程可以縮短好幾公里,真是一件大好事!”紫山村村民說。
海山林場風線格至順順蛋業線路3.3公里,不僅連接千畝芳樟產業園,還打通向陽卓厝村后窟至永春交通路線;水頭林場場部至廈門翔安區大帽山農場(與高坑村交界處)1.5公里道路,建設后,將改善巡山護林和周邊群眾生產生活通行條件,路線管護面積3000多畝……借助政策紅利,南安把防火應急道路建成林區周邊居民滿心喜歡的便民路,打通農村斷頭路23條,新連接村莊17個,受益群眾超8萬人。
“堅持‘平急兩用’原則,建設過程中,市林業局把握群眾需求,在符合項目建設要求的前提下,及時優化設計。”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不斷織密森林防滅火“安全網”,多渠道推進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項目,全面提升全市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守護南安的綠水青山筑牢堅實屏障,推進南安林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 傅雅蘭 黃奕群 通訊員 黃志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