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金黃、稻谷飄香,眼下正是晚稻豐收季。近日,南安市17.35萬畝晚稻田陸續開展收割工作。伴著“隆隆”的機器轟鳴聲,不少稻農趁著持續晴好天氣,加緊糧食收割,確保顆粒歸倉,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27日,記者走進溪美街道蓮塘村的蓮塘鄉伴水稻種植示范區,金燦燦的稻穗迎風擺動,散發出陣陣清香。田地間,顆粒飽滿的稻穗壓彎了稻稈,構成了一幅喜人的鄉村豐收圖景。
2臺收割機正馬力全開來回作業,轟隆隆的聲音響徹金色的田野,只見工人熟練地操作收割機,在田野間來回穿梭,一茬一茬的水稻輕輕松松就被“吃”了進去。一圈稻子收完,收割機就駛到田邊,將稻谷輸入運糧車后,回到田里繼續收割。
“這幾天天氣晴朗,水稻也成熟了,我們就抓緊機會搶收,目前已經收割了大約200畝。”蓮塘鄉伴水稻種植示范區負責人陳坤坤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在水稻種植示范區種植了700多畝晚稻,請了2臺收割機,每天收割四五十畝,大概再過10天就能全部收割完。
收割、脫粒、碎稈還田、裝車……2臺收割機來回穿梭,不一會兒,便完成了一大片稻田的收割。“今年我們種植了‘宜優嘉7’白米和‘兩優嘉紅’紅米這兩個新品種。”陳坤坤告訴記者,今年蓮塘這片田晚稻種植時間較晚,成熟時間也稍晚一些,受臺風影響,產量相對降低,但好在農業農村局及時組織了農技人員下田指導,通過科學排水和田間管理,晚稻還是迎來了大豐收。“稻子長勢非常不錯,質量超過預期,通過初步測產,水稻畝產基本在350公斤以上。”
記者從南安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南安市晚稻播種面積17.35萬畝,水稻機收率達到92%,有效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了秋糧增產豐收。目前,各地種植大戶和農戶正開足馬力搶收晚稻,做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預計今年總產量7.11萬噸,較去年略有增長,全市晚稻11月底基本收割完畢。 (記者 莊樹鴻 黃奕群 通訊員 吳昭環 葉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