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足球的熱土。
這里,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學校目前已達146所,成立了200多支校園足球隊;這里,共有各類足球場地198塊,平均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達到1.3塊以上;這里,足球會員已經從最初的幾十名發展到了上千人,涵蓋公務員、教師、醫護人員、企業家、學生、自由業者等各行各業人員;這里,還有全省第一支職業女子足球俱樂部……
在這里,足球帶給他們的,不僅是一種快樂,更是一種追求。
“一年下來,這里的一個足球愛好者大概8個月的時間都有比賽踢球,基本一周可以保持兩場。”小車行駛在南安的街道上,陽光燥熱,王文涵打開了空調。
因為自己喜歡阿根廷隊的球星貝隆,王文涵給兒子起名王貝隆。王貝隆五年級了,也在踢球。“他沒有別的選擇。”在這件事上,王文涵有點“霸道”。
2019年,王文涵辭去了南安市農業銀行高管的職位,成為南安足協副秘書長和協會全資子公司福建南足文體教育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這個決定王文涵糾結了很久,最終還是“下海”了,“一方面是自己真的熱愛,另一方面是看到南安足球的未來”。
唯有心中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唯有看見未來,可涉萬水千山。王文涵的兩個方面相輔相成。
足球從娃娃抓起。從2013年起,南安第一幼兒園就在校內開展足球普及活動。
樸素的愿望
要看清南安足球的未來,可以回到18年前,那是故事的原點。
2005年,青年企業家戴寬南見到了一群不是來談生意的年輕人。“他們說要請我當足球協會的主席。”戴寬南并不會踢球,也不喜歡足球,“我當時對足球一竅不通,但是他們三番五次找上門,后來也就答應了。”
彼時,戴寬南并不知道要在這個位置上一直待到現在,而且還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戴寬南打趣說,自己是被“忽悠”進來的。“記得第一次踢球還是在大家的鼓勵下上場的,只碰了兩次球,慢慢也可以參加比賽了,在門前把握機會的能力還是不錯的。”戴寬南說,自己也是從拒絕到接受,然后到熱愛,最后還有那么一點迷上了。
協會成立沒多久就組織了一場七人制足球聯賽,當時只有南安一中的一片土場,但是能夠組織一場比賽依然讓這個“草臺班子”感到興奮。“其實我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有自己的球隊,有自己的組織,能夠讓南安更多的足球愛好者踢上球。”南安足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吳煥勇說。
就這樣,足協組織的比賽慢慢涵蓋了五人制、七人制、十一人制。至于活動經費,都是大家一點一點湊出來的。在南安足協的賬本上,記錄著歷年捐款信息,數額從幾百元、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上百萬元。
戴寬南沒有統計過自己在足球上到底投了多少錢,“至少有2000萬元吧”。但是他認為,如果只靠自己一個人力量是有限的,也是走不遠的,“擔任主席這么多年,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是一個非常團結的團隊,因為無私所以團結,因為熱愛所以團結”。
如今,南安足協共有11個下屬區域(領域)分會、兩個全資子公司;會員已經從最初的幾十名發展到了上千人,涵蓋公務員、教師、醫護人員、企業家、學生、自由業者等各行各業人員;各類資金投入已超6000萬元,新建和改造提升足球場地198塊,平均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達到1.3塊以上……
當年的樸素愿望,猶如蝴蝶震動的翅膀,在南安卷起了足球旋風,這也是大家都始料未及的。戴寬南說:“原來以為只是玩一玩。”結果,“玩”大了。
在成立之初,協會就出版了內刊《南安足協》,上面詳細地記載著每一年的大事記。“從原來的只有十來行,到現在半個版都快裝不下了。”吳煥勇說。
福建南安泉工女足隊員在訓練中奔跑。
校園的種子
南安足協2007年大事記中有一條這樣寫著:1月6日—14日,“愛貝通杯”南安市小學生三人制足球賽在青少年宮足球場舉行。柳城小學、實驗小學分獲高年級組和低年級組冠軍,柳城小學的陳佳平和實驗小學的石兆平獲得聯賽最佳球員。
南安足協副主席林藝雄還記得組織這場比賽時的情形,“當時,足協跟團市委合作,由團市委下發文件到各個鄉鎮,我們再到鄉鎮去找學校。然后,協會還拉了贊助,給每個人發了服裝”。“愛貝通杯”一辦就是七屆。
“我們自己有球踢,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來踢。”林藝雄也是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他在2006年就把目光投向了校園。這同樣是一個樸素的愿望——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發展的契機很快就來了。2012年,南安成立了校園足球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的辦公室,即足改辦、校足辦與足協合署辦公,實行“三位一體”模式。
戴寬南說,這是南安足球的春天。3年后,也就是2015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
2013年調任西華小學擔任校長的莊小舟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1988年,16歲的莊小舟代表華僑中學拿到省業余體校比賽冠軍,那是南安女足的高光時刻。
西華小學是南安的一所鄉村小學,總共有學生256名,大部分學生是來泉務工人員子女。在教學樓的背后,種著一排棕櫚樹,2013年的時候,學校還沒有場地,學生們就是在這里練習繞樁。如今,西華小學已經有了一片八人制和一片十一人制的足球場,頗為“奢侈”。
莊小舟特意在教室的背后安裝了兩層的架子,用于放置每個學生的足球。“盡管一個年段只有一個班級,但是學校的足球聯賽是每個人都要參與的。”莊小舟說,“在西華小學,我們能聽到足球的種子破土而出的聲音。”截至目前,該校共有7名球員入選了省足球隊。
戴寬南認為,從縣域的角度來看,就是要做好普及率,“讓更多的孩子有球踢,讓更多的孩子喜歡踢球,只要把金字塔的底層做得足夠大,塔基才會越來越厚實”。
如今,南安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學校已達146所,其中幼兒園15所、小學97所、中學33所、大學1所,成立了200多支校園足球隊。全市共有53所全國校園足球特色校,10所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數量位居全省縣域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