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第六屆國際(南安)鄭成功文化節(jié)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xiāng)——泉州南安舉行開幕式,來自大陸、臺港澳的400多名嘉賓參加活動。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阻礙了兩岸同胞的便捷往來,卻阻擋不了兩岸信眾文化交流的熱忱,大家通過互聯(lián)網,實時關注在泉臺同步舉行的紀念活動,實現了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兩岸“云紀念”。
鄭成功文化節(jié)開幕式現場 (林勁峰 攝)
文化活動不斷 手機直播分享活動盛況
本次文化節(jié)突出“相約成功故里,共敘兩岸融合”主題。盡管受到疫情影響,在臺信眾無法像往屆那樣,組團前往南安進香、祭拜,但不少在大陸深耕多年的臺胞、臺商,紛紛從各地趕來參加。而臺灣各大宮廟也派出代表,提前抵達,按照疫情防控有關規(guī)定進行健康管理之后,出現在11日的開幕式及相關活動中。
國際鄭成功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鄭棟梁介紹,在臺灣,鄭成功被尊稱為“開臺圣王”,通過共同的民間信俗及民間文化交流活動,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不斷增進,泉臺文化交往不斷深化。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在主題進香環(huán)節(jié),除了南安石井鄭成功廟,還在臺灣分“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邀請宜蘭礁溪國圣廟、云林五股開臺尊王爐主會、臺南鄭成功廟、臺北護國延平宮、臺中國圣宮開臺圣王廟五間宮廟共同舉辦,臺灣島內參與的臺灣信眾達數萬人。石井鄭成功廟內,不少信眾用手機直播方式,向未能前來的臺灣信眾介紹進展,為了將兩岸同步“云紀念”鄭成功的盛況永久保存,泉州、臺灣兩地都錄制相關視頻,以待此后交流分享。
交流往來升級 臺商為臺青來陸就業(yè)牽線搭橋
近年來,大陸推出一系列實招,推動兩岸融合發(fā)展,福建更是朝著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方向努力。泉臺兩地文化交流不斷升級,經貿合作也邁上新臺階。以南安為例,截至目前,前來投資的臺資企業(yè)超140家,投資總額近8億美元,合同利用臺資近4億美元,涉及光電LED、精密機械、食品等十多個行業(yè)。
昨日的活動現場,不少臺商都表示,希望自己能夠幫助更多臺灣青年,在這里找到新的機會、實現人生抱負。
“我見證了大陸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我也是改革開放的直接受益者。”1982年,臺灣兩岸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吳序儂,只身來到福建,開始創(chuàng)業(yè)之路。
“我們都是中國人,鄭成功收復臺灣立下豐功偉績,新生代要認知自己祖籍在大陸,要共同關注和促進兩岸和平統(tǒng)一。”如今,吳序儂更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使者,不斷為臺商、臺青來大陸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牽線搭橋。以去年為例,他為30多位臺灣青年“穿針引線”,幫助他們在泉州晉江的知名民企尋找就業(yè)機會。
“我在南安、兒子在上海當律師,我一家都在大陸發(fā)展,”已在南安發(fā)展15年的南安市臺商協(xié)會副會長莊苓宗也認為,大陸很適合臺灣同胞特別是新生代青年發(fā)展,前景無限。去年,他就曾牽線搭橋,帶領約50名臺灣青少年來大陸對接,尋找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機會。(記者 蔡紫旻 黃耿煌 通訊員 黃瑜鵬 林應權/文 林勁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