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7日訊 臺風中,南安洪瀨東溪水位超越歷史警戒線,溪水倒灌,再加上上游梅溪溪岸垮塌,多股洪水匯集,導致洪瀨鎮區大面積內澇,積水最深處近兩米。
閩南網記者昨日從洪瀨鎮政府了解到,雖然鎮區積水嚴重,但全鎮上下齊心協力抗洪,鎮政府及時騰庫泄洪,鎮干部挨家挨戶安全排查,對居住在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點的群眾全面轉移,及時調用沖鋒舟、皮筏艇,集合駐地官兵、泉州武警救援部隊等350人參與救援行動。
東大路的積水漸漸退去,車輛緩緩通行,一切將很快恢復正常
羅東小壩橋新橋面完好,但不能通車
南安市防汛辦消息稱,截至16日16時統計,全市受災人口26.97萬人,直接經濟損失139020萬元,房屋倒塌1885間,公路中斷290處,22個鄉鎮283個村電力中斷,同時造成大部分自來水廠無法供水,向陽、樂峰、羅東、九都、梅山、洪瀨、洪梅等多個鄉鎮通訊中斷。
洪瀨:
全力疏通排水 各家各戶災后清理
昨天上午11點,省道307線洪瀨東大路段依然全線封閉,過往車輛需要繞行洪瀨江濱路,車流太多,行駛非常緩慢。
閩南網記者在昨天下午1時許,到達洪瀨鎮區郊一路路口,國家電網的工人正在搶修線路,據稱部分街道最快當晚就能通電。
進入郊一路,滿地泥濘,記者只能徒步前進。各家各戶開始災后清理,很多不能用的東西只能扔掉,街上一片狼藉。
“水最深時超過1.6米,可以淹過我的頭。”美容養生館的黃小姐邊打掃邊說。
街頭的一家信鴿行,老板將用來給鴿子吃的玉米粒當沙包擋水,幸運的是,信鴿轉移及時沒有受損。
出了郊一路,就是東大路,路面上還有深達小腿的積水沒有退去,武警官兵正在全力疏通排水。
“水來得太快了。”彩票店老板娘介紹,前天早上6點多開始進水,8點時水位已經有1米,中午時更是達到2米。
“幸虧我們東西搬得及時,才沒怎么受損。”正在擦洗店門的黃女士笑著說,為了保險起見,當晚她和婆婆把一樓東西都搬到了二樓,可惜的是,留下的3輛摩托車進水了。
洪水還造成轎車四處漂流,開酒行的李先生家,店門前就漂來兩輛轎車,其中一輛白色轎車還把店門給撞壞了。
下午2點10分左右,路上積水基本退去,東大路開始恢復通行。海都記者捕捉到這樣的一幕——積水退去后,幾條小魚四處闖,一名熱心的老伯擔心魚兒被人踩到,一番折騰后,將它們抓了起來,然后找來一個空罐子放進去,打算帶到溪邊放生。
養殖戶損失近萬只蛋雞
35歲的黃新躍是洪瀨西林村的,3年前他轉型開始養殖蛋雞,如今規模已超過1.2萬只。
“1000只雞,一天可以產110斤左右的雞蛋。”黃新躍說,適逢雙節,雞蛋非常好賣,價格也漲了不少,批發價達到4.5元/斤,可一夜之間,溪水倒灌進養雞場,積水近1米,近萬只蛋雞被淹死。
“雖然及時進行搶救,但還是只保住了兩三千只。”黃新躍父親哀嘆道,最新飼養的4200只蛋雞,再過15天就能產蛋了,可如今卻死得只剩不到20只。
因為沒有購買保險,也不知道政府有沒有補助,黃新躍希望海都報能幫忙拍照留個底,要是政府有補貼,也能有個證據。
至于被淹死的蛋雞,從昨天清晨開始,黃新躍已經雇車拉走,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理。
羅東:
小壩橋新橋面仍在 但不通車
下午3點,離開洪瀨,閩南網記者來到羅東鎮,“看望”被沖垮的小壩橋。
遠遠看去,雖然橋頭拉了警戒線,但還是有很多村民在橋上走來走去。一問才知道,被沖垮的是最初建的石橋,留下的是后來拓寬建的鋼筋水泥橋,兩橋雖然同一名,但其實是相互分開的,才能得以保存。
在橋頭靠近羅東鎮區一側,為了防止不知情的車輛通行,羅東村的幾個熱心村民正在擺放石條攔路。“如今橋面只有三四米寬,而且一側沒有防護欄,根本不能通行車輛。”幫忙的黃老伯介紹,留個小口是讓行人通行用的,車輛經過必須繞行源昌大橋。
海都記者看到,很多不知情的車輛了解完情況后,都自行繞路去了。
而另一側,幾名廣電網絡的工人正在全力搶修線路,爭取盡快恢復信號。不過當地村民介紹,除了電信,其他的通訊設備目前均沒有訊號,希望相關單位能夠盡快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