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村居互評、先進帶動后進。每月由鎮整潔辦抽調4名村級分管環境衛生村干部與鎮政府工作人員組成考評工作組,對全鎮29個村(社區)進行環境衛生考評。考評結束后及時通報各村(社區)考評成績及排名,讓各村(社區)比進度、找差距,增強其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是獎罰有度、提高工作積極性。1、每月市級考評和鎮級考評結束后,對先進村(社區)進行獎勵。由鎮財政安排獎勵考評成績位居南安市前十名的村(社區),前五名各獎勵1萬元,第六至第十名各獎勵0.5萬元。2、加大對后進村(社區)處罰力度。對在南安市、泉州市考評中,考評成績低于80分的村(社區),扣除其農村環境衛生全年保潔經費的2%,考評成績排名全市后三名的村(社區),扣除其農村環境衛生全年保潔經費的3%。3、處罰未落實衛生整改措施的村(社區)。每月市級考評、鎮級考評結束后,要求各村(社區)及時落實衛生整改措施,對未落實整改措施的村(社區),給予扣除其農村環境衛生全年保潔經費的2%。
三是每月組織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每月組織開展一次全鎮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要求各村(社區)組織人員認真開展活動,鎮政府成立督查小組進行現場督查。
四是加強對后進村居的環境衛生考評力度。在鎮級考評中,凡是考評成績位居全鎮后三名的村(社區),其被檢查村落列為下月必檢,直至脫帽為止。
通過以上多項獎懲措施,督促了各村(社區)落實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促進了各村(社區)長效保潔管理機制的建立,保障了各村(社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水平得到切切實實的提升。(官橋鎮 鄭文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