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貧寒,父親又身患重病,看著爺爺奶奶焦慮愁苦的神情,正值青春年華的她也一籌莫展:如何幫助您,我親愛的父親?
為了能治好病重的父親,減輕年邁爺爺奶奶的壓力,讓弟弟妹妹能安心上學,她想輟學打工,賺錢救父。
聽聞女兒欲輟學打工,父親怎么也不同意,他說:“爸爸寧愿死,也不愿讓你們輟學。”無奈,她只好寫信向泉州晚報社求助,希望早報東南公益能幫幫他們,救救她的父親,救救他們的家庭。
她是南安藍園中學高一的學生,她叫葉藝緣。
葉藝緣喂父親喝水
實在是走投無路 她寫信向媒體求助
低矮的瓦房,破舊的老屋,門口的水泥地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農具,1月10日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南安金淘鎮錢山村時,葉藝緣的爺爺葉志明站在門前。
斑白的頭發、愁苦的神情,這位65歲的老爺爺本該頤養天年,如今卻因38歲的兒子身患重病,更加勞碌了。記者走進他們修建于二三十年前的老房子,左拐來到了葉藝緣的房間。
葉藝緣正在桌前安靜地寫著作業。一旁是老式的大木床,她的身旁堆滿了大麻袋、衣物等,房間顯得有點臟亂。“我平常都住宿,等下要回學校了,這兩天都在幫爺爺奶奶照顧爸爸,作業都還沒做完呢。”那個在信中哭泣、吶喊、求助的小女孩就是她,現實生活中的她仿佛安靜了許多。
“我帶你們去看看我爸爸吧,你們幫幫我們吧。”葉藝緣緊緊抓住記者的手,瘦弱的臉有著和她花季不符的憂愁,說起爸爸,她的眼眶立馬濕潤了。
葉藝緣說,爸爸患病后,家中經濟更是拮據,自己能力有限,什么都幫不上,看到早報東南公益時常報道公益救助,自己就嘗試寫一份救助信,希望能得到幫助。
女兒要打工救父 父親寧死也不愿意
“輟學打工,那是萬萬不行,我不答應。”葉華良半躺在床上,聽到女兒說要輟學,他瞬間精神了。因為病,他的臉十分腫大,眼睛被擠得只剩一條線,就連聲音也氣若游絲。
說起自己的病,葉華良顯得十分平靜,“醫生說治這病得幾十萬,我從不敢奢望。現在啊,能拖一天是一天,多活一天就能多看孩子們一天。無力培養他們我已十分內疚,他們還這么小,應該在學校好好學習,怎么可以為了我中途輟學呢。”
葉藝緣站在一旁,聽著她的爸爸說了這些,一聲不吭,眼淚卻再也收不住了。
“爸爸生病,爺爺奶奶都很擔心,但他們都不會在我們面前說什么,只告訴我們姐弟三人不要擔心,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才能找個好工作,才能賺錢養家。可是,每次我看到爺爺一個人默默地抽著煙,因為爸爸的病一籌莫展,看到奶奶背著我們偷偷抹眼淚,我心里就特別難受。他們都說我出去打工也賺不了多少錢,但我覺得哪怕我只能賺一點點,爸爸就多一點點希望。”葉藝緣天真地認為。
然而,一心想輟學的她卻還是十分渴望校園生活。“我也想在學校好好學習,可是……我真的希望能有錢給爸爸治病,只有他好起來了,我們家才有希望,我跟我的弟弟妹妹才能安心上學。求求你們,幫幫我們。”
家里沒錢去看病 父親病情日益加重
“哎,怎么這么歹命。”葉藝緣的奶奶站在門口,嘮叨起兒子葉華良的病情。老人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個勁兒地抹眼淚。老人介紹,自己跟老伴兒育有一男二女,女兒嫁人、兒子成家后,老兩口就跟兒子一起生活,日子平平淡淡地過著。
“大約六年前,我爸爸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從那以后,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直至無法從事裝修工作,基本都待在家中養病。爸爸生病了,媽媽就一直拼了命地在工廠打工,每次都等領到工資才回家,我們三姐弟在家由爺爺奶奶照料著。”葉藝緣說。
據介紹,2015年4月份,葉華良因為身體不適到南安市醫院就醫,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腎病綜合征,南安市醫院勸說他們到市級或省級醫院就醫。身無分文的葉華良只好回家修養,在村民的介紹下,看了中醫,熬點中藥,勉強支撐著。
拖了半年,葉華良的病更加嚴重了。2015年11月,由于腎功能衰竭,葉華良全身浮腫,身體愈加不適。無奈,只能向親戚朋友借錢到泉州市第一醫院看病。
“因為錢不夠,我爸爸在一院住了十幾天就又回來了,連具體病因都還沒分析清楚。”葉藝緣哭了,“醫院說治好爸爸的病需要幾十萬,我們家里根本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看著爸爸那么難受,我就好想輟學打工去。”
愛心賬號
戶主:葉天生(葉華良的叔叔)
開戶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梅山支行
賬號:6216912303043130
求助信
您好!我叫葉藝緣,今年16歲,家住南安市金淘鎮錢山村2組,就讀于南安藍園中學高中一年級。
今天(1月1日),我懷著那尖針刺痛的心,鋪開那浸滿傷心淚水的紙張,用顫抖的手寫信給您,求助您救救我的爸爸,救救我這個可憐的家吧!今天是元旦佳節,在舉國上下歡歡喜喜過新年的時候,在人們沉浸在溫馨、幸福、美滿的日子里,我卻守在破舊的瓦房里,照顧著病重的爸爸。
年邁的爺爺奶奶給爸爸捶背,想方設法地減輕爸爸的病痛;體弱的媽媽抱著爸爸那有氣無力的頭,淚水盈眶;我和弟弟妹妹跪在爸爸的病床前傷心地哭喊。舉家傷痛,淚如雨下。我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哀求爸爸讓我輟學,打工賺錢為爸爸治病。爸爸干枯的眼眶里用力地擠出幾行痛苦的淚水,用手撫摸著我和弟妹的頭說:“爸爸寧愿死,也不愿讓你們輟學!”
這邊是柔弱待助的父親和貧困的家,那邊是殷殷深情的師生和依戀的校園。離開家,我一步一回頭;離開校園,我一步一回頭,那痛楚的淚雨悄悄地飄灑在路上。只有救活爸爸,我家才能見到黎明的曙光,才能有陽光灑滿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