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后,不僅村容村貌明顯提升了,周邊群眾在暴雨天也不用擔驚受怕了。”近日,在南安市英都鎮英溪民山段河道清淤整治現場,看著逐漸干凈的河道,民山村黨委書記洪冰練感慨道。
記者來到現場時,只見挖掘機正揮舞著長臂,一鏟又一鏟地將河道內的淤泥、沉積物、雜物等挖出。一旁,工人揮鍬鏟土、轉運淤泥,一派繁忙景象。
“河道清淤整治工程于今年國慶節后正式開工,目前已經清理淤泥1000余立方米。”洪冰練告訴記者,該河道屬于英溪民山段,最近一次清淤是在2017年;加之英溪民山段多彎道,河道中淤泥、雜草、枯枝、垃圾堆積嚴重,嚴重影響了河道的干凈與整潔,也弱化了河道的蓄水和行洪能力。此外,該河道兩岸的護堤修建至今已有10年左右,受風雨侵蝕,出現了幾處不同程度的受損現象。
為了徹底改變這一現狀,今年以來,英都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成立清淤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開展河道清淤整治專項行動。英都鎮副鎮長陳金戶介紹,該河道清淤整治項目包含英溪民山段的河道清淤以及兩岸受損護堤的修繕,總投入140多萬元,整治河道總長700多米。
聽說要開展河道清淤整治,村民很是支持,紛紛捐資助力。“我們廣泛發動社會力量踴躍捐款,目前已募集資金60多萬元。”洪冰練說。
“每逢暴雨天,周邊村民的房屋就會遭殃,水位最高超過堤岸的護欄。到了冬季枯水期,又惡臭難聞,大家苦不堪言。”家住河道附近的洪老伯這次捐了500元,希望為河道清淤整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眼下,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預計12月中旬完工。”陳金戶表示,接下來,他們還將組織民山、霞溪和榮星等英溪沿岸幾個村的村級聯防隊開展“河道四亂”常態化巡查,及時對英溪河道積淤進行疏通,保證河道“毛細血管”汛期排水排澇暢通,提高河道調蓄洪水和防災減災能力,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實現英溪“河暢、水清、岸綠、安全”。
(記者 傅雅蘭 黃奕群 通訊員 洪思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