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8月30日 天氣:晴 地點:洪瀨鎮建洪村
早晨的陽光穿透薄霧,照亮了洪瀨鎮建洪村的寧靜小巷。我跟隨泉州市喬東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陳瑩瑩,踏入了蘇奶奶家中,時間剛好是上午9時。
一進門,一股溫馨而質樸的氣息撲面而來。蘇奶奶正坐在客廳的椅子上,身旁的血壓檢測儀正默默工作,記錄著她的健康數據,一旁的木椅上還放著一臺小度智能音響。這時,蘇奶奶的丈夫滿臉笑意地迎了上來。“你們來啦,快請坐,喝杯熱茶。”他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又趕忙遞上熱騰騰的茶水。
“蘇奶奶,最近身體怎么樣?”陳瑩瑩一邊坐下,一邊關切地問道。蘇奶奶微微一笑,用微弱卻清晰的聲音回答:“還好,多虧了這些好心人和政府的幫助。”
陳瑩瑩告訴我,蘇奶奶是今年家庭養老床位改造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年
初,民政部門根據她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家庭養老床位和適老化改造,安裝了防滑地墊、護理床、一字扶手、煙霧報警器、自動感應燈、緊急呼叫器等設備,目的就是讓老人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安全、便捷的養老服務。
屋內,一張嶄新的護理床靜靜放置著,上面的床單尚未鋪好。“阿伯,我幫忙整理一下床鋪吧。”獲得阿伯的同意后,陳瑩瑩馬上忙活了起來,只見她輕輕搖動著搖桿,護理床便平穩地調整著高度和角度。護理床的兩側還配備了堅固的護欄,防止老人意外跌落的情況發生。調好護理床后,陳瑩瑩很快便將床單鋪好了。
在與蘇奶奶夫婦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他們家庭的不易。蘇奶奶今年66歲,因患有腦積水生活無法自理,而她的丈夫雖身體抱恙,卻毅然承擔起照顧妻子的重任。
其實,家庭養老床位的建設遠不止這些硬件設施的安裝。“我們還提供了智慧跟蹤和上門服務,確保老人在家也能得到及時的關愛和幫助。”陳瑩瑩補充道。
蘇奶奶的丈夫看著這些改造,臉上洋溢著笑容,感慨道:“很好,很滿意。他們都是根據我們的需求來改造,讓我們生活更方便了。”
自去年泉州市民政局、泉州市財政局聯合印發《泉州市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實施方案》以來,南安積極響應,全力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和居家上門服務工作,成績顯著。南安市民政局養老科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南安已建成520張家庭養老床位建設。”
專業護理床送進家門,不僅僅是一份物質支持,更是一份對老人的關愛與呵護。它像一座溫暖明亮的燈塔,照亮了老人的居家養老之路。(記者 王麗清 黃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