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對自己生理性別非常認同的普通人,在《丹麥女孩》的觀影過程里,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興奮來自于這部電影對某一個新奇世界的展現,如果沒有記錯,這是第一部專門探討變性人生存狀態的電影,態度客觀、情緒正面,不帶有某些歧視等不良傾向,而在此之前,這個話題向來是作為LGBT同志電影抑或喜劇電影的一部分而存在的。
《丹麥女孩》有些挑戰男性觀眾的觀感和性別立場。
一定程度上,《丹麥女孩》有些挑戰男性觀眾的觀感和性別立場,看到男主角脫光了衣服用大腿把性器官隱藏的特寫,多少還是會有些不舒服。可是,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沒有長相一模一樣的人,這部電影最大的社會學意義是向我們展示了每個生命個體是有多么的美麗和與眾不同。
那么在這部電影的語境里,性別異位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大多都是敏感內向的人”
早上醒來的時候,他身邊躺著美麗的嬌妻,他輕輕撫摸她那光滑的皮膚,似乎在回味昨日的一夜貪歡。沒錯,性別異位者沒有發現自身心理性別之前,他可以像一個普通人那樣生活。他或許瘦弱文靜,也可能健壯勇猛,但大多數的他們情感豐富,性格羞澀、內向、細膩,他會細心地收拾起家里的雜物,會認真一筆一筆的創作油畫。他從小接受主流的性別教育,穿著紳士該穿得衣裝,甚至不曾對自己的生理性別產生過懷疑,成年之后同樣可以愛上一位異性,然后進入婚姻生活。
其中,有很多人會像我們電影里的男主角一樣,從小就長得非常精致,會被同齡發育的男孩子誤當做異性,做出撫摸、親吻的舉動。像這樣的性別曖昧經歷,大多數會被深藏在心底封印起來,產生一些微妙的化學反應。他會時不時覺得自己哪里出了“問題”,卻不知道原因。
“像是進入一個新世界”
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在接觸到異性的物品或者在報紙、書籍等介質上看到性別異位內容受到刺激才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兜溎泻ⅰ返腅inar在妻子的慫恿下第一次穿上了絲襪,那種渴望又抗拒的內心沖突幫助他慢慢認識身體里的另外一個她。
在這個時候,分清自己的心理性別非常重要,LGBT千差萬別,如果單純喜歡女人的衣服、喜歡女性且對生理性別認同,只能算作易裝;倘若對自己的生理性別認同卻喜歡同性算是真正的同性戀。一般作為真正的性別異位的人,會對自己的生理性別產生厭惡之感,同時對另一性別產生認同,這種認同越深刻,改變性別的需求就越強烈。倘若變性后,TA原本生理意義上正常的性取向也開始翻轉,那么TA自始至終都還是一個異性戀者,在這一點上與同性戀非常不同的。
“被欺負記得大膽還手”
這時候,就像我們親愛的男主角一樣,他總是會穿上女性的衣服出席公開場合,開始學習女性的嫵媚動作、女性的一顰一笑,從行為和言談上試圖讓自己變得更加女人。
然而,我們身處的社會總還是充滿了歧視。性別異位者首先面對的一關就是家人和親戚,這絕對算是最容易過的一關,畢竟家人和朋友還是愛自己的,比較容易接受(放在中國或許會很難)。大多數的鄰居、陌生人雖然會投來異樣的目光,甚至會指指點點說些風涼話,基本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尊重他的選擇。
不過,當然還是會遇上少數激進者,碰上這樣的人千萬別客氣,盡情掄圓拳頭還過去吧,縱然打不過又如何?其實,有時候人們的恐懼多半也源自內心的某種渴望,內心求之而不可得便對得的人懷恨在心,只有心里不平衡才會產生憤怒和嫉妒。
“這身體不是我的,你隨便拿去”
面對歧視,他也會動搖,認為自己只是得了某種心理疾病。這時,他可能會寄希望于醫院的治療,以擺脫性別之困??墒牵乃麑ι眢w里另一個她更加了解,他開始給她起另外一個名字,和她講心事私語。他會發現自己本來就沒有什么問題,只是上帝把他的身體搞錯了而已。他開始享受生活的美好。希望治愈是他們第一輪去醫院的原因。
經歷了不少朋友的遠離,不少世人的口水之后,他的心也會累,內心更加渴望擁有和心理性別一致的身體,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時候的他們才真正開始走上變性的道路。于是,他開始查閱變性的資料,這是他們第二次去醫院的動力,尋找相關領域靠譜的醫院和醫師,走上手術之路。手術的過程當然是復雜、痛苦的,若真的想了解,可以去閱讀舞蹈家金星親自口述的變性故事。面對醫生設計的診療方案,他似乎松了一口氣,就像《丹麥男孩》一樣,溫暖的說道:“這身體不是我的,你隨便拿去”。
“未來從來沒有一個定數”
隨著科技的發展,變性已經不再是一項難以攻克的技術,加上人們包容能力普遍變得寬闊,LGBT的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普通了。在手術成功后,他可能會終身服藥,成為一名別人眼中“正常”的女人,和男人談戀愛,過上女人該有的正常生活。如果碰上一個靈魂知己,結個婚,相守到老,跟其他的甜蜜鴛鴦又有何不同呢?(梵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