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沒有腦力資格看《小時代4》和《梔子花開》的影迷,這周若有觀影需求,看一下《西游記之大圣歸來》未嘗不是對自己智商的基本肯定。這部國產動畫片在制作水準上,可以說是達到了國內的最優程度。
但在技術創作上,永遠都是后作拍死前作在沙灘上,不出一年,必然有技術更優的國產動畫片出現,老馬對此絲毫不報懷疑?!洞笫w來》具備它的獨特價值,因此,不在特效,而在特效之外的文化立意。它是否站在了正確的文化方向上,才是根本點所在。
《大圣歸來》在講一個什么故事?一言以蔽之,是孫悟空找回超能力,打敗山妖的事情。這個簡單的故事套路,在眾多電影中,均被使用,并無新意可言。電影要實現自己的時代價值,必然在這個故事主線之外,有一些細節上的考量。《西游記》題材,也是最容易做細節考量的藝術題材,仔細看它的內容,總能發現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在《大圣歸來》中,則有兩處細節,非常值得注意。第一處,是拿孩子吃人修煉的山妖,在慶祝會上的唱詞,傳統文化糟粕中的陰陽腔,似乎是昆曲小調。第二處,則是山妖被第一次打敗之后,幻化出來的大蟲子,似蛆蟲。抓住這兩處細節,方可洞見《大圣歸來》的真實價值。
關于第一處,魯迅先生早有文章說,吃人的封建,《狂人日記》等片均可作為參考。山妖慶賀的時候,唱的便是這陰陽小曲兒,民族文化里邊最糟粕的一部分。以山妖寓意文化糟粕,用故事揭示假道學、真吃人的某些所謂傳統文化,此法承接了民國一代的大家小說章法。在動輒便嚷嚷國學的當下,狗屎與米飯被一把抓起,都試圖塞進嘴巴里邊。某些文化糟粕更是冠冕堂皇,大行其道,還美其名曰,文化復興?!洞笫w來》以此為時代背景,編個故事,進行嘲諷,可謂是力道十足。
關于第二處,諸君估計也聽過柏楊諸君的“大醬缸”之說。封建糟粕,似醬缸一般,進去的時候好好的,出來之后,便都是蛆蟲。山妖大戰孫悟空落敗之后,幻化出來的,便是這種黑黢黢的蛆蟲。編劇田曉鵬的寓意,不言自明。
而以大圣打山妖為故事主線,正是激勵影迷,敢于反抗文化糟粕,敢于對冠以國學旗號的骯臟傳統給予金箍棒震懾。民國年間,多位大師學者將中國文化傳統中的骯臟部分滌蕩干凈了,百年內,這些玩意兒,又有死灰復燃的意思。于當下,打山妖,再好不過!
那些偽道學、假國學,滿肚子都是吃人或者幫助它山妖主子吃人的意思。文化要自新前進,歷史倒車不能開。當及此時,一部動畫片用春秋筆法說事兒,再好不過。至于那些跟讀者搖頭擺尾搞所謂國學的,兩法可破。一法,筋斗云,《傅斯年講國學》。一法,金箍棒,《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掌握此二書,一眼看破蛆蟲,打它個屁滾尿流。
《大圣歸來》以救救孩子為橋段推進動力,大有致敬魯迅先生的意思。電影以這種春秋筆法關照當下,正確引領時代,應該給以基本肯定。(文/馬慶云)